益生菌在肠道菌群与脑、肾及心血管健康关联中的作用Bridging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he Brain, Kidney,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The Role of Probiotics | Pro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Proteins

环球医讯 / 硒与微生态来源:link.springer.com巴西 - 英语2025-09-08 13:09:26 - 阅读时长6分钟 - 2523字
本文系统综述了益生菌对肠道-脑-肾-心脏轴的影响,发现益生菌可调节神经行为症状、改善心血管风险因素、增强肾功能及优化肠道菌群多样性,同时提出需更多研究探索菌株特异性和个性化治疗策略。
益生菌肠道菌群脑健康心血管健康肾脏健康抗炎代谢调节菌群重建疾病预防个性化治疗
益生菌在肠道菌群与脑、肾及心血管健康关联中的作用

摘要

肠道菌群与人体生理过程的共生关系可调节健康状态。肠道菌群与神经营养因子发展相关,因此与神经系统病理调节密切相关。此外,菌群可通过影响炎症和氧化应激(与心血管风险及慢性炎症疾病如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关联)发挥调节作用。益生菌作为调节和维持健康菌群的活体微生物,可预防多种疾病。本综述评估了益生菌对肠道、肾脏、脑和心脏稳态的作用。临床试验显示:在脑部,益生菌可降低抑郁症状(HAMA、GAD-7、BDI-II评分下降),改善睡眠质量及疲劳症状,增强认知功能子量表得分,减缓脑萎缩并降低中枢区域IL-6水平;在心血管系统,益生菌可减少炎症因子(TMAO、LDL-c、TG、CRP、MDA、TNF-α、IL-6、尿素),改善脂质代谢及毒素谱;在肾脏,可减少尿素毒素及钠水平,改善能量/氨基酸代谢;在胃肠道,可增强胃肠动力及菌群多样性。尽管益生菌具健康益处,但关于剂量、频率及制剂形式仍存在挑战,需更多研究深化认识。

引言

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理过程的共生关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1 Fei Y等, 2023]。研究表明饮食结构直接影响肠道菌群定植[4 Farsi DN等, 2023],菌群异常会通过肠-肾、肠-心、肠-脑轴参与慢性肾病(CKD)、心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发展[10 Dong X等, 2024]。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菌群失衡,进而促进细菌及其产物易位入血[13 Caldarelli M等, 2023]。脑-肠-微生物群轴是双向复杂网络,肠神经系统(ENS)调节肠道运动及分泌,维持胃肠稳态[19 Frith ME等, 2024]。抗生素等急性干预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增加精神障碍风险[21 Bhattarai SK等, 2024]。益生菌作为活体微生物可调节宿主健康[23 Sikorska M等, 2023],本综述重点探讨其对肠-脑-肾-心轴的调节作用。

方法

研究问题

本系统综述探讨:益生菌能否对肠-脑-肾-心轴产生有益影响?

数据库

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EMBASE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使用mesh术语"肠-脑-肾-心轴"、"抗氧化/抗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检索[26 Page MJ等, 2021],遵循PRISMA声明。

研究选择

纳入标准:仅限英文文献、人体干预试验(临床试验)。排除标准:摘要、会议论文、灰色文献、非英文研究。

结果

21项临床试验显示:

  • 脑部健康:Bio-Kult Advanced(Nikolova VL等, 2023)可缓解抑郁症状,PS128菌株(Ho YT等, 2021)降低高频脑波活性,B. breve(Asaoka D等, 2022)预防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脑萎缩。
  • 心血管作用L. plantarum(Spasova N等, 2024)降低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合生元(Matin SS等, 2024)改善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甘油三酯(TG)。
  • 肾脏获益:共生制剂(Lúcio HG等, 2024)改善慢性肾病患者肠道健康指标,益生菌降低尿素氮及钠水平(Chávez-Íñiguez JS等, 2023)。
  • 肠道调节:益生菌增强胃肠动力并增加有益菌如Faecalibacterium(Laffin MR等, 2019)。

讨论

肠道菌群与健康关联

肠道菌群失衡通过减少短链脂肪酸(SCFAs)影响脑神经可塑性[48 Wang J等, 2023]。心血管-肾-代谢(CKM)综合征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及氧化应激等机制[53 Marassi M等, 2023]。高血糖加剧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导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积累,损伤心、血管及肾脏[57 Jiang Z等, 2023]。AGEs通过RAGE受体及TLR4促进神经炎症[67 Kothandan D等, 2024]。

益生菌作用机制

益生菌(如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136 Fehily SR等, 2024]:

  1. 抗炎作用:抑制NF-κB通路,减少TNF-α、IL-6分泌[142 Salim S等, 2023]
  2. 代谢调节:降低TMAO生成,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44 Karmazyn M等, 2023]
  3. 菌群重建: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增强M2型巨噬细胞极化[146 Tao S等, 2025]

临床试验分析

  1. 抑郁干预:NVP-1704菌株(Lee HJ等, 2021)可改善压力、抑郁及焦虑症状。
  2. 心血管保护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Yang J等, 2023)显著改善血脂异常患者脂质谱。
  3. 肾病管理Akkermansia muciniphila(Depommier C等, 2019)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慢性肾病患者的肠道衍生毒素。

结论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脑-心-肾轴产生多重获益:

  • 心脏:降低TMAO、TNF-α、IL-6及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衰风险。
  • 大脑: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睡眠及延缓脑萎缩。
  • 肠道:增强菌群多样性和胃肠动力。
  • 肾脏:降低钠水平及尿毒症毒素。

个性化治疗需考虑宿主基线菌群、遗传背景及免疫状态[135 Dai XC等, 2024]。未来研究应结合微生物组、代谢组学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疾病特异性的益生菌组合。

挑战与展望

当前研究存在以下局限:

  1. 剂量标准化:菌株剂量差异显著(1×10^9至900亿CFU/日)
  2. 疗程差异:治疗周期从7天(急性肾损伤)至6个月(血液透析试验)不等
  3. 个体差异:宿主微生物组基线差异影响应答率

建议:

  • 菌株特异性:选择特定菌株(如PS128改善情绪,Akkermansia优化代谢健康)
  • 多学科协作:培训营养师、药剂师参与益生菌治疗方案制定
  • 联合干预:结合膳食纤维增强益生菌定植效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