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或为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提供诊断线索The brain’s activity at rest may provide clues to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 diagnosis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ews

认知障碍 / 来源:news.umich.edu美国 - 英语2025-09-06 11:21:55 - 阅读时长2分钟 - 725字
密歇根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神经可塑性显著增强,这种静息状态下的脑区重组特征或可作为早期诊断标志。通过分析862名老年人群的功能性磁共振数据,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组的神经可塑性较正常认知组高出6个特定脑网络,其中视觉网络的高可塑性与疾病转化风险显著相关,这为提前11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可能性。
阿尔茨海默病大脑神经可塑性静息状态视觉网络认知障碍疾病诊断健康脑区大脑代偿机制疾病干预
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或为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提供诊断线索

该研究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杂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由密歇根大学运动科学学院助理教授Eleanna Varangis领导完成。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计划(ADNI)中862名老年参与者在清醒静息状态下的功能性磁共振数据,揭示了大脑神经可塑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展的深层关联。

研究人员重点考察了三种认知状态人群:正常认知者、轻度认知障碍者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病组在全脑区域及六个特定功能网络中的神经可塑性显著高于正常认知组;轻度认知障碍组在视觉网络中的神经可塑性也显著升高。在617名基线健康参与者中,8.6%在11年内转化为痴呆,这与全国老年痴呆流行率数据一致。研究特别发现,视觉网络的高神经可塑性与阿尔茨海默病转化风险呈显著相关。

"尽管这种预测作用相对温和,但这提示视觉区域的活动可能提前数年揭示阿尔茨海默病风险。"Varangis指出,"虽然感觉网络通常在疾病晚期才会受累,但这些健康脑区的异常可塑性可能反映了大脑代偿机制。"研究团队意外发现,静息状态下脑区功能频繁重组可能预示神经功能异常,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认知中"可塑性即有益"的观点。

该研究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01AG062578等)和脑与行为研究基金会资助。研究合著者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Jun Liu、Yuqi Miao、Xi Zhu、Yaakov Stern、Seonjoo Lee等学者。研究团队强调,这种基于神经可塑性的诊断方法仍处于实验阶段,但揭示了大脑面对认知衰退时展现出的适应性潜力,为疾病干预提供了新的时间窗口。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