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城——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更新了射血分数非降低性心力衰竭(HFnrEF)的管理指南,重点阐述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该疾病中的作用。指南指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同样具有潜在价值。新指南亮点在2025年加拿大心血管大会(CCC)上公布。
新指南首席作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主席Sean Virani医学博士解释,指南采用“HFnrEF”统称射血分数(EF)保留和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因为这两类患者对治疗反应相似。他向《Medscape医学新闻》表示:“处方障碍部分源于术语混乱。我们希望让处方医生和患者更清晰地理解心衰患者主要分为两类:射血分数降低与非降低。”
SGLT2抑制剂
指南强烈推荐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HFnrEF患者使用SGLT2抑制剂,以降低心衰相关住院风险。多伦多综合医院医师Natasha Aleksova医学博士展示了SGLT2抑制剂相关数据,她指出:“SGLT2抑制通过渗透性利尿和利钠作用减少前负荷和后负荷,从而降低血管内血容量和血压。它能逆转心脏重构,具有抗炎抗纤维化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并改善内皮功能。”
该推荐基于七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数据显示每1000名患者使用SGLT2抑制剂可减少约11例心衰相关住院。与标准治疗相比,SGLT2抑制剂在不增加不良事件风险的前提下改善了患者功能状态。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指南同样强烈推荐LVEF>40%的HFnrEF患者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s)以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哈利法克斯达尔豪斯大学心脏病学助理教授Kim Anderson医学博士指出,MRAs可改善舒张功能。她解释道:“通过阻断醛固酮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这些药物能干预内皮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和病理性心脏重构。”
该推荐基于九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MRAs可预防心衰相关住院(风险比[HR]为0.83),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导致的退出率或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MRAs未能改善心血管死亡率。缺乏头对头临床试验导致无法推荐甾体类或非甾体类MRAs。Anderson强调需监测使用MRAs患者的肾功能和血钾水平,并在用药或剂量调整后一周内检测血清肌酐和钾。
Virani表示:“尤其在加拿大,左心室功能评估存在获取障碍,患者常因未知EF值而延误治疗启动。”他补充道,现有数据表明无论EF值如何,患者都应接受SGLT2抑制剂和MRAs治疗,“这应让临床医生有机会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立即启动疾病修饰治疗。”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指南以弱推荐级别建议对症状性HFnrEF、LVEF>40%且症状性低血压风险较低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以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多伦多桑尼布鲁克健康科学中心心脏病学副教授Stephanie Poon医学博士指出,ARNIs对心脏重构具有有益作用并能增强心肌细胞存活率。
她表示:“临床试验证实,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中,沙库巴曲-缬沙坦比依那普利更能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衰住院和症状负担;但一旦扩展至非降低EF范围,尚无大型临床试验涵盖LVEF>40%的完整谱系。现有证据多源于亚组和事后分析。”
四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ARNIs仅小幅降低心衰住院风险(HR为0.89)。亚组分析表明女性获益更显著,且所有LVEF水平均显示疗效,但随EF升高疗效减弱。Poon建议对收缩压<100 mm Hg患者慎用ARNIs,联用其他降压药物时需特别谨慎,并强调应监测此类药物使用者的肾功能和电解质。
GLP-1受体激动剂
另一项弱推荐建议对症状性心衰、LVEF≥45%且BMI≥30的患者使用具有GLP-1受体激动剂活性且疗效确切的药物,以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多伦多大学心脏病学教授Michael McDonald医学博士指出超重与肥胖的表型关联:“约80%的HFnrEF患者存在肥胖,三分之一患者患有糖尿病。存在多种病理生理机制解释这一现象。”GLP-1受体激动剂已被证实可降低肥胖患者(无论是否患糖尿病)的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
荟萃分析显示(未纳入SUMMIT数据),与标准治疗相比,司美格鲁肽使LVEF≥45%的心衰患者每1000人减少52例心衰相关住院。该药物对总体或心血管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McDonald建议应与肥胖合并HFnrEF患者讨论GLP-1受体激动剂的利弊。使用此类药物可能导致患者流失高达10%的肌肉量,因此缓慢滴定对优化耐受性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