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 2025会议:低风险患者7年经导管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比较结果 PARTNER-3试验最新发现TCT 2025: Transcatheter or Surgical Aortic-Valve Replacement in Low-Risk Patients at 7 Years, PARTNER-3 Trial Findings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medicaldialogues.in美国 - 英语2025-10-29 21:30:4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95字
PARTNER-3试验7年随访数据证实,对于低外科手术风险的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采用SAPIEN 3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全因死亡、中风或因瓣膜/手术/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复合终点上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无显著差异,事件免生存率分别为65.4%和62.8%,且瓣膜功能与耐久性保持稳定,中风率(8.5% vs 8.1%)和生物瓣膜失效率(6.9% vs 7.3%)均相当,同时TAVR组新发房颤率显著更低,该研究为低风险患者长期使用TAVR提供了关键循证依据,强化了其在心脏瓣膜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TCT2025会议PARTNER3试验低风险患者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结局瓣膜耐久性生存率生活质量
TCT 2025会议:低风险患者7年经导管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比较结果 PARTNER-3试验最新发现

在TCT 2025会议上公布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PARTNER-3试验最新结果显示,针对低外科手术风险的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使用SAPIEN 3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7年随访期内展现出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相当的临床结局、瓣膜耐久性及生存率。本新闻由出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TCT 2025会议的Medical Dialogues新闻局现场报道。

PARTNER-3试验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1000名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平均年龄73岁,男性占比69%),其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均低于4%。患者按1:1比例随机接受经股动脉SAPIEN 3球扩式瓣膜TAVR或外科生物瓣膜置换术。临床随访计划包括术后30天、6个月、1年及此后每年直至10年;超声心动图评估安排在30天、6个月、1至5年每年、7年及10年进行。

7年随访数据显示,两组在预设的主要终点——全因死亡、中风或因瓣膜/手术/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复合事件率上无显著差异:TAVR组事件免生存率为65.4%,SAVR组为62.8%(风险比HR 0.87;95%置信区间CI 0.70–1.08;p=0.21)。在包含全因死亡、致残性与非致残性中风及再住院天数的分层复合终点方面,两组亦无差异(胜率比1.04;95% CI 0.84–1.30;p=0.70)。全因死亡率TAVR组为19.5%,SAVR组为16.8%(HR 1.17;95% CI 0.86–1.59;p=0.31);中风发生率几乎相同(8.5% vs 8.1%;HR 1.00;p=0.99);因瓣膜/手术/心力衰竭导致的再住院率TAVR组为20.6%,SAVR组为23.5%(HR 0.82;95% CI 0.62–1.10;p=0.18)。

瓣膜功能与耐久性保持优异且组间相当。两组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及瓣膜面积从1年至7年均稳定,随访末期无显著差异。生物瓣膜失效发生率较低(TAVR组6.9% vs SAVR组7.3%;HR 0.93;95% CI 0.56–1.54;p=0.78);主动脉瓣再次干预率相似(6.7% vs 6.0%;p=0.72)。TAVR组新发房颤率显著低于SAVR组(17.7% vs 43.5%;p<0.0001),而外科组临床瓣膜血栓发生率更低(0.5% vs 2.8%;p<0.01)。两组心内膜炎发生率均极低(约3%),严重出血事件少见。通过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评估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且持续至7年,两组平均评分均超过85分。

研究者强调,这些长期数据证实TAVR与外科手术在结局耐久性和瓣膜性能方面具有可比性。PARTNER-3试验强化了SAPIEN 3 TAVR在低风险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长期可行性,并凸显了随着接受经导管治疗的年轻低风险患者群体扩大,持续监测瓣膜耐久性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Michael J. Mack等,《PARTNER 3低风险试验7年结局》,TCT 2025会议,旧金山。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