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的自然史:一项全国性纵向连续血管造影研究
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长期病程尚未在大规模全国性队列中得到充分研究。通过理解其自然史,可帮助识别未来冠状动脉事件风险患者。本研究利用瑞典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成形术注册系统(SCAAR),追踪1989-2017年间首次冠状动脉造影且管腔狭窄<50%的248,736例患者(2,661,245条冠状动脉节段),直至15年内出现临床指征的重复造影、死亡或随访结束(2018年4月)。
方法与结果
研究显示:
- 总体狭窄进展率为2.6%
- 年化发生率为1.45/1000节段年(95%CI 1.43-1.46)
- 左前降支近段和中段进展最快
- 男性和糖尿病患者风险增加2倍
- 70%新发狭窄发生于基线单支病变患者(风险比3.86,95%CI 3.69-4.04)
危险因素与进展率关系:
危险因素数量 | 进展率 | 年化发生率 |
---|---|---|
无 | 0.6% | 0.36/1000节段年(95%CI 0.34-0.39) |
≥4种 | 8.1% | 4.01/1000节段年(95%CI 3.89-4.14) |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呈以下特征:
- 进展缓慢,男性及传统危险因素存在时更频繁
- 无危险因素者进展风险极低
- 危险因素对年轻患者和女性的影响更显著
- 左冠状动脉更易发生进展性病变
关键发现
- 病变分布:左前降支中段是最常见的进展部位,而近段病变更易接受血运重建
- 危险分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及单支病变的基线风险差异显著
- 人群差异:年轻患者和女性的风险比(HR)增幅更明显(图4)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