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新闻、文章和研究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ews, Articles and Research

心脑血管 / 来源:www.news-medical.net美国 - 英语2025-08-13 13:45:07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93字
本专题全面解析冠状动脉疾病,涵盖病理机制、预防策略及最新突破。重点包括基因与生活方式对心肌病的综合影响、表观遗传学血液检测技术、VR疗法缓解心血管焦虑、镁缺乏与高血脂死亡风险关联、微塑料污染与心脏病关联等前沿研究,同时涉及抗凝药物疗效比较、冠状动脉炎症标志物、运动与心脏健康等重要发现,为心血管疾病防控提供新视角。
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糖尿病心脏风险心血管疾病镁缺乏心脏病发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疫苗接种体重管理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新闻、文章和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病类型,也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当向心脏供血的动脉因胆固醇或其他脂肪沉积物在血管内壁堆积导致狭窄或堵塞时,就会发生该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也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是由于冠状动脉壁出现狭窄、硬化和脂肪沉积所致。

最新研究动态

基因与生活方式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综合影响

由维克多·张心脏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研究了约3000名受扩张型心肌病(DCM)影响的患者——这种疾病是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诱因。

2025年8月12日

表观遗传学突破:200美元血液检测精准预测糖尿病心脏风险

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DNA甲基化的血液检测风险评分系统,能够比现有心血管风险工具更准确地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大血管事件风险。该评分结合临床因素可帮助高危人群实施早期预防。

创新VR疗法缓解心血管疾病焦虑

心血管疾病常带来严重情绪负担。鉴于压力会恶化心脏健康,低风险的创新疗法(如虚拟现实治疗)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正引发医学界关注。

镁缺乏加剧高血脂患者死亡风险

研究发现镁缺乏症(MgDS)可作为高血脂成年人死亡风险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凸显心血管健康管理需采取针对性措施的重要性。

预见未来的心脏病发作

琳达·霍兰德家族有多位亲属患有心脏病,其中包括接受重大手术的病例。当她在绝经后胆固醇水平上升时(50岁中期),她表示:"我决定不冒险。"

内分泌学会呼吁扩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

内分泌学会在最新临床实践指南中强调,应扩大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常见激素诱因)的筛查范围。

更年期女性愤怒情绪随年龄减弱研究

尽管已有大量关于女性更年期抑郁的研究,但对围绝经期女性愤怒等情绪觉醒的研究仍显不足。

疫苗接种在感染后心血管事件预防中的关键作用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临床共识声明指出,疫苗接种在预防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后心血管事件中具有关键作用。

PIEZO2离子通道在冠状血管发育中的作用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中心团队在《自然心血管研究》发表研究证实,PIEZO2离子通道不仅传递触觉刺激,在冠状血管发育中也发挥关键作用。

药理体重管理纳入心血管诊疗新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临床指南,指导医生对可能从心血管获益的患者使用药物进行体重管理。

海洋微塑料污染与慢性病关联研究

两项生态学研究发现,美国沿海区域微塑料浓度升高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发病率显著相关。这引发对易感沿海社区通过海产品、地下水和空气暴露的担忧。

面部热成像结合AI精准检测冠心病

发表于《BMJ健康与医疗信息学》的研究显示,面部热成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准确预测冠状动脉疾病存在。

P2Y12抑制剂优于阿司匹林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研究证实,与传统阿司匹林相比,给予冠状动脉疾病患者P2Y12抑制剂抗凝药物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且不增加重大出血风险。

冠状动脉炎症标志物预警青年心脏风险

研究发现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衰减(PCAT)作为炎症标志物,能独立预测年轻成人的冠状动脉疾病风险。将PCAT纳入标准风险模型可提升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能力。

男性健美运动员猝死风险突显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研究显示,男性健美运动员中猝死占异常高比例,职业健美运动员风险最高。

非侵入式血栓观测技术突破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无需侵入性程序即可实时观测血液凝固的新技术。

心血管疾病姑息治疗价值

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科学声明,证实姑息治疗可缓解心血管疾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确保治疗方案与患者价值观的一致性。

睡眠剥夺加剧心脏病炎症风险

仅数个睡眠不足的夜晚即可促进与心脏病风险增加相关的分子机制。

长新冠患者发现持续心肺损伤

即使标准医学检测结果正常,长新冠患者在感染SARS-CoV-2后长达一年内仍可能表现出心肺持续性炎症,增加未来心肺疾病风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