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丁醇Ethambutol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4N96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合成抑菌抗结核药)。
  • 来源与性状
    乙胺丁醇为人工合成的白色结晶粉末,水溶性较好。自20世纪60年代起作为抗结核药物应用于临床,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合成及干扰RNA代谢发挥抑菌作用。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属于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中的核心药物,需凭医师处方使用,但未纳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首选药(F),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在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如HRZE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可有效延缓耐药性产生,联合用药显著提升疗效。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作用机制
    通过螯合二价金属离子(如镁、锌)抑制分枝杆菌细胞壁阿拉伯半乳聚糖的生物合成,同时干扰细菌RNA代谢,阻止其繁殖。
  • 适应症

    1. 肺结核: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用于初治及复治活动性结核。
    2. 结核性脑膜炎:穿透血脑屏障,辅助强化期治疗。
    3.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如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感染。
  • 用药方案

    • 成人:初治15 mg/kg/日;复治25 mg/kg/日(2个月后减至15 mg/kg)。
    • 儿童:13岁以上按成人剂量,13岁以下禁用(视力监测困难)。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视神经损害(发生率1-15%):剂量依赖性,表现为视力模糊、色觉障碍、视野缺损,停药后多数可逆。
    2.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关节肿痛(大趾、膝、踝关节)。
    3. 周围神经炎:肢端麻木、刺痛。
    4. 胃肠道反应:恶心、腹痛,与食物同服可减轻。
  • 禁忌症

    1. 已知过敏史、活动性视神经炎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妊娠期(致畸风险)及哺乳期(乳汁分泌)。
    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需调整剂量。
  • 监测要求

    1. 眼科检查:治疗前及每月复查视力、色觉、视野。
    2. 血清尿酸:定期监测,预防痛风发作。
    3. 肝功能:长期联用肝毒性药物时需评估。

重要提示

乙胺丁醇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以降低耐药风险,任何剂量或疗程调整需在结核病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若出现视觉异常需立即停药并就诊。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治疗指南、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药品说明书(盐酸乙胺丁醇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