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识别并整合关于智能眼镜在认知障碍老年人中应用的同行评审文献。综述重点聚焦以下方面:(1)使用的技术设备,(2)智能眼镜支持的具体任务,(3)可行性测试结果(当有相关数据时),(4)所评估文献的质量。
研究设计
采用范围综述方法。
研究背景与参与者
认知障碍老年人群体。
研究方法
医学图书馆员在8个数据库中进行系统检索,识别关于智能眼镜在认知障碍老年人中应用的研究。两位研究者使用Covidence软件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信息提取。
研究结果
初始检索获得41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进行数据提取与评估。所有入选研究均被评定为低质量。7项研究聚焦市售智能眼镜,6项研究关注早期原型机。仅有5项研究让老年人实际测试设备,仅1项研究完全针对认知障碍参与者。智能眼镜的主要功能包括辅助日常任务、人脸识别、导航辅助,以及帮助照护者定位或监测认知障碍者。
结论与意义
需要更严谨的研究来测试智能眼镜在认知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有文献未能反映智能眼镜技术的最新进展。未来研究应组建跨学科团队,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框架,并获取更大样本量的长期可行性与有效性数据。
关键词
- 智能眼镜
- 老年人
- 认知障碍
- 技术
- 痴呆
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进步显著改善了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例如计算机化认知训练能提升短期记忆、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全沉浸式虚拟现实干预如怀旧疗法可增强参与度并可能改善心理健康;基于传感器的日常任务监测则有助于诊断认知障碍并使照护者远程监控被照护者状态。近十年来特别是本综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智能眼镜在辅助认知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
智能眼镜在认知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
本研究定义智能眼镜为"提供类似计算机功能以辅助佩戴者的穿戴设备"。与智能手表或智能戒指类似,智能眼镜将眼镜这一日常穿戴设备与数据采集功能结合。根据复杂度不同,基础设备主要作为手机配件(如亚马逊Echo Frames),高级设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如Ray Ban Meta眼镜)。部分设备具备增强现实功能,可在镜片投影导航显示、语音转文字翻译等功能(如Vuzix Z100眼镜)。智能眼镜与增强现实头盔的区分主要取决于便携性等主观因素,微软HoloLens即体现了这种模糊性。
研究现状与空白
尽管已有智能眼镜相关综述,但在认知障碍老年人领域的最新研究整合仍存在空白。Kim和Choi的综述涵盖2014-2020年文献,发现研究常用安卓和谷歌智能眼镜,多用于残疾人群健康研究,但未聚焦认知障碍者。Blattgerste等人综述增强现实技术在认知障碍人群的应用,仅关注动作辅助与学习,虽强调需要更大样本和长期研究,但未特别聚焦眼镜技术且截止2018年,未涵盖近年技术进展。
研究意义与目标
智能眼镜为解决老年人记忆问题提供了潜在技术方案。相比机器人或平板电脑训练,许多老年人已习惯佩戴眼镜,且智能眼镜的免提功能对记忆困难者更具直观性。鉴于认知障碍的高发性和智能眼镜技术的快速进展,本综述旨在填补研究空白,通过系统整合文献,明确(1)使用的技术设备,(2)支持的具体任务,(3)可行性结果,(4)文献质量,为开发者、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研究方法
本综述遵循PRISMA-ScR检查清单,已在开放科学框架注册(DOI 10.17605/OSF.IO/X64FS)。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智能眼镜(定义为"提供类似计算机功能辅助佩戴者的穿戴设备");(2)目标人群为认知障碍老年人;(3)同行评审论文;(4)英语文献。排除标准:(1)病例报告;(2)使用头戴设备或护目镜的研究。不限制发表时间。
文献检索与组织
2024年4月10日,研究团队在Scopus、Ovid Medline等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检索策略包含智能眼镜、认知障碍和老年人相关关键词,由两位研究者使用Covidence软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包括作者、年份、样本量、眼镜类型、核心功能等信息。
文献质量评估
使用公共卫生实践质量评估工具评估研究质量,该工具从选择偏倚、研究设计等6个领域评估研究质量,特别适合新兴研究领域的文献评估。
研究结果
样本与筛选
初始检索获得414篇文献,经去重后保留277篇。标题摘要筛选排除244篇,全文筛选再排除23篇,最终剩余10篇。参考文献补充3篇,共纳入13篇文献(见表1)。筛选过程中出现5处纳入分歧,通过讨论解决。
研究者 (年份) | 文献类型 | 眼镜类型 | 是否测试老年人 | 样本量 | 核心功能 | 可行性结果 |
---|---|---|---|---|---|---|
Chen (2018) | 会议论文 | 框架附加设备的普通眼镜 | 否 | 未提供 | 识别日常动作并通知照护者 | 未报告 |
Essig (2016) | 会议论文 | 眼动追踪眼镜 | 是 | 未提供 | 在镜片投射操作提示 | 参与者认为重量需改进 |
Firouzian (2017) | 会议论文 | 框架附加设备的普通眼镜 | 否 | 未提供 | 提供语音和视觉界面 | 未报告 |
Gacem (2019) | 会议论文 | 框架附加设备的普通眼镜 | 否 | 未提供 | 物品定位与导航 | 未报告 |
Haesner (2018) | 期刊论文 | Google Glass | 是 | 30人 | 连续免提任务执行 | 任务错误率差异显著 |
Kimura (2017) | 会议论文 | HoloLens | 不确定 | 4名司机 | 控制代步车 | 未报告 |
Lääkkö (2014) | 会议论文 | 框架附加设备的普通眼镜 | 否 | 未提供 | 辅助日常活动 | 未报告 |
Montuwy (2019) | 期刊论文 | Optinvent ORA-2眼镜 | 是 | 18人 | 导航辅助 | 增强现实眼镜认知负荷较高 |
Rossi (2020) | 会议论文 | 未明确 | 否 | 未提供 | 辅助日常活动 | 未报告 |
Saleh (2022) | 会议论文 | 虚拟现实眼镜框架 | 否 | 未提供 | 人脸识别 | 未报告 |
Wolf (2019) | 会议论文 | HoloLens | 是 | 6人 | 烹饪任务辅助 | 认知负荷评分较高 |
Yaddaden (2022) | 期刊论文 | HoloLens 2 | 否 | 9名治疗师 | 探索应用可能性 | 未报告 |
Zhan (2015) | 期刊论文 | 安全眼镜改造 | 是 | 5名老年人 | 日常活动监测 | 识别准确率较高 |
使用的技术
13项研究中,3项使用HoloLens眼镜,1项使用Google Glass,1项使用Optinvent ORA-2眼镜,1项使用眼动追踪眼镜,其余或未明确商业型号或使用原型机。原型机多为附加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等组件的基础设备。
眼镜功能
7项研究探索辅助日常任务(如拨号、物品定位),2项探索人脸识别,5项探索导航辅助,4项聚焦照护者支持(定位与行为监测)。
测试与结果
13项研究中,7项仅描述开发过程或理论应用,6项实际测试设备。仅1项完全针对认知障碍老年人测试,5项在老年人群中测试。主要报告可用性与可接受度:参与者普遍认为设备具有一定可用性但需改进重量、直观性和视觉干扰问题。
文献质量评估
7项仅描述开发或理论应用的研究被评定为低质量。其余6项测试研究也因样本量小(n=4-30)和缺乏对照组被评定为低质量。
讨论
本综述纳入13项研究,7项聚焦市售设备,6项关注原型机。核心功能包括日常辅助、人脸识别、导航和照护者支持。多数研究未进行实际测试,5项测试研究主要报告可用性与可接受度。总体显示尽管使用中会出现错误且任务耗时较长,老年人普遍反馈可用性尚可。但需改进重量、直观性和视觉干扰问题。
研究空白与未来方向:(1)开发研究需提供详细设计步骤;(2)探索智能眼镜与辅助技术或家用电器的整合;(3)需跨学科团队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框架。现有文献未反映近年技术进步,如Ray Ban Meta眼镜等新型设备。
需谨慎解读可用性结果。Montuwy研究对比智能眼镜与其他设备,参与者更偏好使用耳机或智能手表导航。这提示比较研究的重要性。研究需优先开展更大规模的长期可行性研究,评估日常生活复杂情境下的使用效果,并整合处方镜片增强实用性。
需考虑老年人特征与风险控制策略。Sedighi研究显示增强现实技术影响稳定性感知。建议移动障碍者使用非增强现实设备。Montuwy与Haesner研究提示设计应优先提升图像清晰度与减少视觉干扰。
需关注伦理与实际应用考量:(1)减少认知负担;(2)确保隐私与知情同意;(3)教育用户保护隐私与数据管理;(4)获取可提供知情同意者的同意。
研究局限与优势
局限:研究数量少、质量低、排除非英语文献。优势:系统透明地梳理新兴领域,涵盖开发与理论研究,明确关键空白。
结论与意义
本综述纳入13项研究,需更严谨研究验证智能眼镜在认知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有文献未能反映技术进步,未来研究应包含跨学科团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框架,以及大规模长期有效性数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