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样白血病,NOS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NOS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H4XG8

核心定义

慢性髓样白血病,NOS的综合解析


一、组织病理学详细特征

  1. 显微镜下核心表现

    •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系显著增生,以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伴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 脾大:常见巨脾,脾脏切面可见大量粒细胞浸润。
    • NAP活性降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减低或消失。
  2. 免疫组化特征

    • 粒细胞标记物:CD13、CD33、CD117(c-Kit)阳性。
    • 单核细胞标记物:CD68在部分病例中可表达。
  3. 分子病理特征

    • BCR-ABL融合基因:9号与22号染色体易位(t(9;22)(q34;q11)),形成Ph染色体(der(22q))。
    • 酪氨酸激酶活性:BCR-ABL融合蛋白(如p210)具有异常酪氨酸激酶活性,驱动细胞增殖。
  4. 鉴别诊断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血单核细胞持续增多,无Ph染色体。
    • 骨髓纤维化:晚期可能出现纤维化,但Ph染色体阴性。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原始细胞比例≥20%,无BCR-ABL融合基因。

二、肿瘤性质

  1. 分类

    • WHO分类:属于“骨髓与淋系肿瘤”中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NOS表示未进一步分型。
  2. 生物学行为

    • 慢性进展性:起病隐匿,分为慢性期(CP)、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
    • 潜在恶性转化:约30%-50%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进展为急变期,预后极差。

三、分化、分期与分级

  1. 分化程度

    • 粒系高度分化:以成熟或近成熟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比例<10%(慢性期)。
  2. 分期

    • 慢性期(CP):外周血原始细胞<10%,无髓外浸润。
    • 加速期(AP):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19%,血嗜碱性粒细胞>20%,或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增多。
    • 急变期(BP):原始细胞≥20%或有髓外浸润,类似AML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表现。

四、进展风险评估

  1. 临床高危因素

    • 高龄(>60岁)、诊断时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100×10⁹/L)、脾大伴疼痛。
  2. 病理高危因素

    • Ph染色体以外的额外染色体异常(如+8、i(17q)、del(7q))、BCR-ABL突变(如T315I)。
  3. 复发与转移风险

    • 急变期患者易发生髓外浸润(如中枢神经系统、肝脏),预后不良。

五、临床管理建议(可选)

  • 监测指标:定期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定量、染色体分析及血常规。
  • 风险分层治疗:慢性期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高危患者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结

慢性髓样白血病(NOS)以BCR-ABL融合基因为核心特征,表现为慢性期粒细胞系增殖,逐步进展至急变期。其诊断依赖Ph染色体、分子检测及骨髓病理学特征。预后与分期、分子异常及治疗反应密切相关,需长期监测和个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 NCCN患者指南:慢性髓样白血病(2021).
  • 《内科学教学课件:慢性髓系白血病》.
  • 慢性髓样白血病病理特征与分子机制研究(PubMed文献整合).

以上内容基于当前知识库信息及权威医学资源整理,确保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