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性疾病Vascular disorders of the liver
编码DB98
子码范围DB98.0 - DB98.Z
关键词
索引词Vascular disorders of the liver
同义词肝血管性疾患
缩写肝血管病、HVD
别名肝血管异常、肝血管问题、肝血流障碍、肝血液循环疾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肝血管性疾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肝血管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其分支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紊乱疾病。这类疾病可因血管发育异常、阻塞、狭窄或破坏引起,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前者多与遗传或胚胎发育缺陷相关,后者常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病理改变。
病因学特征
-
先天性因素:
- 发育异常:胚胎期血管发育畸形可导致成年后发病,如先天性肝静脉膜性阻塞(见于部分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以及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 遗传性疾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Rendu-Osler-Weber病)可引发肝内动静脉畸形,导致高动力循环状态及并发症。
-
获得性因素:
- 循环系统障碍:右心衰竭导致肝静脉回流受阻(淤血性肝病),严重低血压引发的肝脏缺血性损伤。
- 感染:化脓性肝脓肿、肝血吸虫病等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引发门静脉炎或肝静脉血栓。
- 免疫介导机制:系统性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IgG4相关性疾病可累及肝血管系统。
- 肿瘤相关变化:肝细胞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转移性肿瘤压迫肝静脉;巨大血管瘤可能影响局部血流动力学。
- 药物及毒素暴露:长期口服避孕药增加肝静脉血栓风险,吡咯烷生物碱(如土三七)可致肝窦阻塞综合征。
- 凝血功能障碍:抗磷脂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等易栓状态易引发门静脉系统血栓。
- 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导致肝窦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加重微循环障碍。
病理机制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门静脉阻塞导致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静脉流出道受阻引起肝窦压力增高,导致肝细胞萎缩和坏死。
-
血管壁损伤:
- 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发肝窦渗漏(如肝窦阻塞综合征)。
-
炎症与纤维化:
- 慢性缺血缺氧激活肝星状细胞,通过TGF-β等细胞因子介导胶原沉积,最终导致肝纤维化。血管源性肝硬化以结节再生性增生为特征,不同于病毒性肝炎的纤维隔形成。
参考文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肝血管病的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2014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肝血管瘤简介及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