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编码DB94
子码范围DB94.0 - DB94.Z
关键词
索引词Alcoholic liver disease
同义词alcohol liver disease、alcoholic liver damage、ALD - [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coholic liver disorder、ETOH liver disease、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损坏、ETOH肝病
缩写ALD
别名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变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DA26.0 食管静脉曲张
DA26.01食管静脉曲张不伴出血DA26.0Z未特指的食管静脉曲张DA26.00食管静脉曲张伴出血病程分级
DA26.00慢性DA26.00急性酒精性肝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一类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谱系。该疾病谱包括从单纯性脂肪变性、酒精性肝炎到进行性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的连续病理过程。ALD的诊断需满足:①明确存在超过安全阈值的长期饮酒史(男性>40g乙醇/日,女性>20g乙醇/日);②特征性肝脏病理改变;③排除其他病因(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导致的肝损害。需注意ALD常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慢性肝病产生协同损害效应。
病因学特征
-
主要致病机制:
- 乙醇代谢毒性:乙醇经ADH/CYP2E1途径代谢产生的乙醛可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质加合物形成及DNA损伤,同时激活NF-κB等促炎通路引发氧化应激。
- 先天免疫激活:乙醇及其代谢产物通过TLR4等模式识别受体激活Kupffer细胞,促进TNF-α、IL-6等炎症因子释放,驱动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星状细胞活化。
-
遗传易感性:
- ALDH22等位基因携带者因乙醛脱氢酶活性降低,导致乙醛蓄积风险增加。ADH1B2等位基因则通过加速乙醇代谢增加氧化应激负荷。PNPLA3基因多态性(如rs738409)显著影响酒精性肝纤维化进展。
-
协同风险因素:
- 病毒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滥用存在协同致癌作用,两者均可通过ROS介导的p53突变促进肝细胞恶性转化。
- 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通过上调SREBP-1c促进肝脂质新生,加重酒精诱导的脂肪变性;内脏脂肪堆积产生的脂毒素可放大肝脏炎症反应。
- 营养失衡:酒精抑制硫胺素(维生素B1)吸收和焦磷酸化,导致三羧酸循环障碍;锌缺乏则削弱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抗氧化能力。
病理机制
-
脂肪变性阶段:
- 乙醇代谢导致NAD+/NADH比值下降,抑制脂肪酸β氧化,同时激活SREBP-1c促进脂肪生成,形成大泡性脂肪变,此时可伴轻度小叶内炎症。
-
炎症坏死阶段:
- 持续酒精暴露引发肝细胞气球样变和Mallory-Denk小体形成,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伴随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
-
纤维化终末期:
-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分泌Ⅲ型胶原形成桥接纤维间隔,假小叶生成导致肝内血管架构紊乱,最终出现门脉高压、肝功能失代偿等终末期表现。
参考文献:上述内容综合自多个专业医学资料网站,包括但不限于《中华消化杂志》等相关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