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
编码DB98.3
关键词
索引词Portal vein thrombosis、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阻塞、PVT[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深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炎、门静脉瘤栓、门静脉血栓形成 [possible translation]、门静脉栓塞 [possible translation]、门静脉阻塞 [possible translation]、肝门静脉阻塞 [possible translation]、肝门静脉闭塞 [possible translation]、肝门静脉阻塞、肝门静脉闭塞、门静脉栓塞
同义词Phlebitis of portal vein、deep vein thrombosis of portal vein、portal thrombosis、PVT - [portal vein thrombosis]、portal venous thrombosis、portal venous embolism、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portal venous block、portal vein embolism、portal vein block、portal obstruction、portal embolism、portal block、hepatic portal vein obstruction、occlusion of hepatic portal vein、portal vein obstruction
缩写PVT
别名门静脉血栓、门静脉堵塞、门脉血栓、门脉阻塞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是一种血管疾病,其特征是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内形成血栓,导致门静脉系统血流部分或完全阻塞。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突发性血流中断)与慢性(逐渐进展伴侧支循环形成),根据解剖位置可分为肝外型(累及主干或分支)和肝内型(延伸至肝内门静脉)。该病可由局部血管异常、全身性高凝状态或二者共同作用引发。
病因学特征
-
肝硬化相关因素:
-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和血流速度减慢,同时肝功能减退引起抗凝蛋白(如蛋白C、抗凝血酶III)合成减少,形成促凝环境。
- 门体分流术或自发性侧支循环形成可能加重血流淤滞。
-
感染因素:
- 腹腔感染(如化脓性门静脉炎)可通过炎症介质激活凝血系统,新生儿期脐静脉导管操作是儿童PVT的重要诱因。
- 肠道感染(如阑尾炎、憩室炎)可能通过肠系膜静脉蔓延至门静脉。
-
先天性血管异常:
- 门静脉先天性狭窄、闭锁或海绵样变性(门静脉海绵样瘤样变)可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
-
高凝状态:
- 遗传性易栓症(如因子V Leiden突变、蛋白C/S缺乏);
- 获得性高凝状态(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妊娠、口服雌激素治疗)。
-
医源性因素:
- 腹部手术(尤其是脾切除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局部内皮损伤和血流改变;
- 化疗药物(如L-门冬酰胺酶)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
-
恶性肿瘤:
- 肝细胞癌可直接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胰腺癌或胃癌可通过外压或释放促凝物质诱发血栓。
-
其他因素:
- 特发性PVT(占20-30%)需排除所有已知病因;
- 创伤、脱水、长期制动等可加重血流淤滞。
病理机制
-
Virchow三联征的作用:
- 内皮损伤(如炎症或手术创伤)、血流淤滞(如肝硬化或解剖异常)、高凝状态共同构成血栓形成基础。
-
炎症与凝血交互作用:
- 炎症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抑制纤溶系统活性。
-
血栓演变过程:
- 急性期以红细胞-纤维蛋白血栓为主,慢性期血栓机化伴血管再通或侧支形成,部分钙化。
临床表现
-
急性PVT:
- 突发上腹痛、发热、肠梗阻(肠系膜静脉受累时),可伴一过性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出现肠缺血坏死。
-
慢性PVT:
- 门脉高压三联征(脾脏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肝功能通常正常;
- 侧支循环开放(脐周静脉扩张、直肠静脉丛曲张)。
以上内容基于当前医学文献总结而来,对于具体个案的诊断与治疗还需遵循专业医师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