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生物治疗产品:将微生物组带给患者Live Biotherapeutic Products: Moving the Microbiome to the ...

硒与微生态 / 来源:ispe.org美国 - 英语2025-08-12 20:11:42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13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活体生物治疗产品(LBPs)的生产挑战与解决方案,涵盖微生物组研究进展、生产工艺设备要求、生物安全设施设计及监管框架等内容。重点分析了产孢生物制造的特殊性、厌氧菌培养技术难点,并比较了单次使用与不锈钢发酵系统的优劣,揭示了全球监管机构对这类活体治疗产品的最新规范要求。
活体生物治疗产品微生物组健康疾病治疗生产挑战监管要求生产流程市场进展生产工艺生物安全设施设计
活体生物治疗产品:将微生物组带给患者

活体生物治疗产品(Live Biotherapeutic Products,LBPs)具有治疗多种疾病(从癌症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然而,这类活体微生物的生产面临监管规范演变和GMP制造经验不足的双重挑战。本文通过解析设施设计要点与监管要求,为突破这些障碍提供专业洞见。

人体微生物组由基于遗传和环境因素而差异化的微生物群落组成。随着微生物组与健康疾病关联研究的突破,LBPs研发热度持续上升。美国FDA将其定义为含活体微生物(细菌或酵母)的生物制品,可用于疾病治疗或预防。其生产可使用单一或多种微生物菌株,甚至基因工程改造菌株,但排除疫苗、过滤性病毒和基因疗法产品。

LBPs的生产流程通常包含:从细胞库培养开始的发酵、分离、配制、灌装和冻干工序。由于产孢生物的特殊性,其设施设计需较标准生物制品设施增加生物安全管控措施。例如,针对艰难梭菌感染(美国年致死3万人)治疗产品的生产,需建立严格的污染防控体系。

微生物组市场进展

2022年11月FDA批准首个微生物组LBP产品,澳大利亚TGA同步批准同类疗法。目前研发管线覆盖自身免疫、炎症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生产技术核心挑战在于:

  • 微需氧/严格厌氧菌培养(如人类肠道菌群中占主导的专性厌氧菌)
  • 多菌株联合疗法(最多需培养50种菌株)
  • 生产规模选择(500L-5000L不锈钢发酵罐 vs 50L-300L一次性系统)

生产工艺关键技术

  1. 发酵控制:根据菌株需氧特性选择设备,不锈钢罐通过优化氧传质和代谢热移除获得更高细胞密度
  2. 浓缩工艺:需根据菌体特性选择离心/切向流过滤等技术
  3. 冻干保护:通过无菌缓冲液和冷冻保护剂配制后,于ISO 5级环境完成灌装
  4. 胶囊化:肠溶保护技术是口服给药的关键工艺

生物安全设施设计

针对产孢生物(如芽孢杆菌属、梭菌属)的生产,需采用:

  • 双通道气闸隔离系统
  • 单向气流与负压空间
  • 汽化过氧化氢(VPHP)等灭菌技术
  • 人员多级更衣/淋浴程序

生物安全等级按NIH和CDC规范设为BSL-2+,融合BSL-2基础要求与部分BSL-3强化防护。对于基因工程菌株,还需考虑生物安全柜、高效过滤和灭菌工艺的整合。

监管框架演进

  • FDA通过CBER中心监管,2016年发布LBP临床试验指南
  • 欧盟2019年发布人用LBP专论
  • 申报IND需包含:菌株特性(表型/基因型、耐药谱)、生产工艺(原料、细胞库、生产流程)、环境评估等

目前虽然商业批准产品较少,但临床管线显示多个候选产品已进入后期研究。随着生产经验积累和监管路径明晰,LBP产业化已进入关键突破期。该领域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依赖跨学科协作来应对活体治疗产品的独特挑战。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