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环境署(EEA)发布的一份最新简报指出,环境因素导致欧盟近五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死亡。
该报告强调,污染、极端温度、噪音和化学物质暴露正加剧一场健康危机,每年夺走超过170万人的生命——约占2022年欧盟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EEA的这一发现发布于欧盟心血管健康计划讨论前夕,凸显了环境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必须协同合作以减少可预防死亡的紧迫性。
空气污染被确定为心血管健康的最大环境风险,约占欧盟所有心血管死亡的8%。仅PM2.5细颗粒物每年就估计导致13万多例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死亡,并造成每年超过100万年的寿命损失。
二氧化氮和臭氧在加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健康负担分布并不均衡,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地区往往面临更高的PM2.5浓度和更大的环境危害暴露风险。
作为另一种含数千种化学物质的空气污染形式,二手烟与欧洲约2%的心血管死亡相关。EEA警告称,电子烟排放可能带来类似的长期风险,尽管相关证据仍在积累中。
除空气污染外,道路交通、铁路和航空噪音每年导致约6.6万例过早死亡,其中约三分之一直接与心血管原因相关。持续暴露于交通噪音每年估计引发5万例新增心血管疾病病例。
就化学物质暴露而言,铅、汞和砷等重金属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增加心血管风险,仅铅一项就估计造成2%至4%的心血管死亡。人们对内分泌干扰化学物和PFAS等持久性污染物("永久化学物")的担忧日益上升,这些物质与心脏病的关联正逐渐明确。
气候变化相关风险进一步放大了这些威胁。1980年至2023年间,热浪占欧洲天气和气候相关死亡的95%。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极端高温期间住院可能性高出16%,而寒冷天气仍导致约7%的心血管死亡。
EEA强调,这些风险大多可预防。实施更严格的政策——例如修订版《环境空气质量指令》——可显著降低污染水平,使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指南。该机构呼吁采取"同一健康"理念,将环境保护与疾病预防联系起来,敦促跨部门协作并投资绿色城市空间,以保障欧洲的心血管健康。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