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会心肌梗死吗?CT扫描冠状动脉钙化检测揭示你的风险Heart attack in your future?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testing via a CT scan shows your risk - Chicago Sun-Times

心脑血管 / 来源:chicago.suntimes.com美国 - 英语2025-09-21 06:07:59 - 阅读时长6分钟 - 2513字
冠状动脉钙化(CAC)测试通过无创CT扫描检测动脉斑块钙化程度,为心脏病风险提供个体化精准评估。该技术能有效指导他汀类药物使用决策,尤其适用于传统风险评估处于临界值(5%-20%)的无症状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尽管测试费用低廉(通常100-300美元),但因医疗保险覆盖有限且需自费支付,导致临床应用严重不足。研究表明,钙化评分可显著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降低心脏病风险,但75岁以上人群的适用性仍存争议。专家呼吁加强公众认知,推动医保政策优化,以充分发挥这一预防性工具在心血管疾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钙化检测心脏病风险他汀类药物健康饮食锻炼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副作用钙化扫描价值
未来会心肌梗死吗?CT扫描冠状动脉钙化检测揭示你的风险

琳达·霍兰德(Lynda Hollander)的父系亲属中有多人患有心脏病,其中几人曾接受过大型手术。因此,当她在50多岁时发现绝经后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她说:“我不想冒险。”

一位心脏病专家告诉霍兰德,根据年龄、性别、胆固醇和血压等因素,她在未来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等重大心脏事件的风险中等。

医生通常会建议此类患者注意饮食和锻炼的重要性。但现年64岁的霍兰德是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她几乎没有改进空间。她已经是一名认真的跑步者,尽管她说:“我偶尔会放纵一下”,但她的饮食基本上是健康的。然而,她减肥的努力并未降低胆固醇。

她的医生解释说,冠状动脉钙化检测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风险。这种简短无痛的CT扫描将显示流向心脏的动脉中是否正在形成称为斑块的脂肪沉积物。

当斑块破裂时,可能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并引发心肌梗死。扫描将帮助确定霍兰德是否能从服用他汀类药物中获益,这类药物可减少斑块并防止新斑块形成。

“每年使用这种检测的人越来越多,”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预防心脏病学项目联合主任迈克尔·布拉哈(Michael Blaha)博士说。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从2006年到2017年,钙化扫描的数量增加了三倍,而相关术语的谷歌搜索量增长更为显著。然而,布拉哈表示,“与它的价值相比,它仍然使用不足。”

原因之一是:尽管该检测相对便宜——通常在100美元或更低,有时高达300美元——但人们通常需要自费支付。医疗保险很少覆盖它,尽管一些医生认为应该覆盖。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为零(无钙化)的患者,其风险低于初始评估结果,不是降胆固醇药物的适用对象。但霍兰德的评分在50多分——不算高但也不可忽视。“这是对我动脉内部情况的首次指示,”她说。

尽管指南各异,心脏病专家通常会向钙化评分超过零的患者提供他汀类药物,并在评分超过100时建议更高强度的他汀类药物。评分超过300时,患者的风险接近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的人,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自那以后,霍兰德一直服用低剂量的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商品名可定/Crestor),并辅以非他汀类药物——一种名为依洛尤单抗(evolocumab,商品名Repatha)的注射剂。

这就是钙化检测应有的工作方式。它不是针对所有人的筛查测试,仅适用于40至75岁、从未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中风且未服用降胆固醇药物的特定无症状患者。该检测有助于回答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

如果医生计算出10年内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风险为5%或更低,则目前不需要药物。超过20%,“毫无疑问,风险足够高,足以证明用药的合理性,”西北大学预防心脏病学家菲利普·格陵兰(Philip Greenland)博士说,他共同撰写了一篇近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综述。“中间范围更不确定”,包括5%至7.5%的“临界”风险和7.5%至20%的“中等”风险。

为什么要向这些评估中添加另一个测量指标,这些评估已经包含了吸烟和糖尿病等风险因素?布拉哈解释:“风险评分是从大量人群中得出的数学模型,能描述数千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但在应用于个人时存在许多局限性。”而钙化扫描能产生个体动脉的图像。西北大学心脏病学研究员亚历山大·热特林(Alexander Zheutlin)博士向患者展示图像,以便他们看到浅色的钙化区域。

心脏病专家往往青睐钙化检测,因为他们经常遇到不愿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感觉良好的人可能犹豫是否开始终身服药,尽管他汀类药物已被证明能减少心肌梗死、中风和心脏死亡。2019年一项针对近5700名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成年人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人未接受治疗;其中10%拒绝用药,30%曾开始但停用,主因是担心副作用。

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共识报告将肌肉疼痛(他汀类药物最常见副作用)发生率定为5%至20%。研究人员认为对副作用的恐惧被夸大,因研究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与安慰剂者报告肌肉疼痛的情况相当。“实际风险比感知风险低得多,”热特林说。

对疼痛中的人来说这可能没有安慰,但心脏病专家表示降低剂量或更换他汀类药物通常可解决问题。例如,霍兰德曾遭受“会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的肌肉痉挛”,现在改为每周服用三次可定,并每月自行注射两次Repatha。他汀类药物还有极低风险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导致肌肉分解)并轻微增加糖尿病风险。

关于钙化检测的注意事项:尚无随机临床试验证明其能否减少心肌梗死和心脏死亡。因此,尽管专业协会支持使用该扫描指导治疗,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认为证据“不足”。此类试验昂贵且难实施,制药公司也不愿资助,因成功结果可能导致评分为零者避免用药。

但一项澳大利亚研究针对有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的无症状患者发现,三年后接受钙化扫描者胆固醇持续降低,心脏病风险显著低于未检测者。格陵兰评价该研究(他未参与)显示:“该检测导致更多他汀类药物处方、更好用药依从性、更少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斑块生长,它改变了天平。”

另一担忧:75岁以上人群大多存在动脉斑块,使扫描益处“不那么明确”,热特林指出CAC检测可能既被过度使用又被使用不足。因老年人面临更多健康问题,降胆固醇可能成次要优先级。一项招募75岁以上参与者的试验将解答他汀类药物、钙化扫描与痴呆的关联问题。

心脏病专家视钙化扫描为有说服力的工具。“这非常令人沮丧,”热特林说,“他汀类药物便宜、安全、有效,在任何药店都可获得,能预防心肌梗死。若CAC结果比传统评估更具影响力,更多人会同意用药。”

钙化扫描帮助70岁的旧金山退休科技高管斯蒂芬·帕特里克(Stephen Patrick)做出决定。“多年来,我胆固醇临界,通过少吃奶酪吐司和大量运动控制,”他说,“我不服药并为此自豪。”去年秋天,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医生建议钙化扫描,结果评分为176。如今他每日服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商品名立普妥/Lipitor),胆固醇大幅下降。“我可能无论如何都会尝试,”他说,“但钙化评分迫使我必须重视。”

KFF健康新闻是一家全国性新闻编辑室,致力于深度健康报道。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