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显示,数百万爱尔兰人长期使用的常见非处方药物可能提高痴呆风险。发表于《神经病学》的研究表明,持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类胃酸反流药物,会增加患痴呆症的概率,但尚未确证因果关系。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持续性上消化道疾病,会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至食道,引发多种症状及健康并发症。PPIs通过抑制胃壁"质子泵"的酸分泌功能,显著降低胃酸分泌。这种药物广泛用于缓解烧心、消化不良、酸反流等症状,并促进胃和食道损伤修复,预防抗炎药物引起的胃部损伤。
研究团队指出,尽管PPIs能有效控制胃酸反流,但长期使用已被证实与中风、骨折和慢性肾病风险增加有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Kamakshi Lakshminarayan博士表示:"我们发现短期使用未显示风险,但长期使用超过4.4年者的痴呆风险增加33%。"
研究采用美国社区动脉硬化风险(ARIC)队列数据,追踪5721名45岁以上无痴呆史受试者5.5年。通过门诊药物清单和年度电话随访评估用药情况,将参与者分为未使用者、使用0-2.8年、2.8-4.4年及4.4年以上四组。结果显示,在75岁平均年龄群体中,4222名未使用者中有415人(19‰)发病,而长期使用组风险显著升高。
研究局限性包括依赖年度随访数据推算用药情况,且无法追踪非处方药使用情况。Lakshminarayan博士强调:"患者在调整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因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更严重症状。建议通过抗酸剂、控制体重、避免夜宵等方式替代治疗,但不同方案的适用性因人而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