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超加工食品与高风险结直肠肿瘤相关 可能引发癌症Eating ultraprocessed foods linked with high risk of colorectal tumors that can lead to cancer | News | wevv.com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wevv.com美国 - 英语2025-11-14 07:24:28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95字
最新研究揭示超加工食品摄入与年轻人群结直肠腺瘤风险显著上升密切相关,该研究跟踪29,100余名女性护士13年发现,每日摄入约10份超加工食品者比摄入3份者50岁前患病风险高45%,主要来源为超加工面包、酱料及含糖饮料;专家强调此虽非因果证据,但提示饮食选择可能影响癌症发展机制,呼吁减少超加工食品消费、增加全食物摄入,并建议45岁起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尤其对有家族史人群,同时指出超加工食品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引发慢性炎症等途径增加风险,为预防早期结直肠癌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超加工食品结直肠肿瘤癌症风险早发型结直肠腺瘤全食物健康饮食结直肠癌筛查肠道微生物组慢性炎症肥胖食品成分标签omega-6种子油饮食健康
食用超加工食品与高风险结直肠肿瘤相关 可能引发癌症

(CNN讯) 随着全球年轻人中结肠和直肠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特别是在美国,超加工食品的消费趋势也同步增长。此类食品目前约占美国食品供应的70%和美国成人热量摄入的近60%,多项研究已将这一增长趋势与相关癌症风险紧密关联。

一项开创性新研究进一步证实,食用超加工食品可能显著提高患早发型非癌性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即结肠和直肠中的生长物或息肉,这些病变可能发展为癌症。

本研究中,超加工食品摄入主要源于超加工面包和早餐食品、酱料涂抹食品及调味品,以及含糖或人工甜味饮料。与每日摄入量最低(约3份多)的人群相比,每日摄入量最高(约10份)的参与者在50岁前患此类生长物的风险高出45%。该研究跟踪了超过29,100名女性护士,中位随访期达13年,周四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

“我们的研究并非证明因果关系,因此不能视为确凿结论,”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布里格姆癌症研究所胃肠病学家、该研究高级作者安德鲁·陈医生表示,“但它提供了重要线索,表明我们的饮食可能发挥作用。展望未来,思考如何限制摄入量,并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以更精准识别作用机制和特定食品,将大有裨益。”

“尽可能避免超加工食品,以天然、最少加工的全食物构建日常饮食,”非营利组织“真实健康倡议”创始人、致力于循证生活方式医学的全球专家联盟大卫·卡茨博士通过电子邮件强调。他未参与本研究。

“最佳健康饮食主要由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以及纯净水组成,”卡茨补充道,他是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预防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专家在今年2月的报告中告知CNN,应仔细阅读食品成分标签,关注钠摄入量及不同食物带来的身体感受——超加工食品易引发持续渴望,而全食物则更具饱腹感。

专家指出,非癌性结直肠肿瘤通常无症状,但当体积增大时可能引发需就医的问题,包括深色或带血大便、疼痛、缺铁性贫血、伴随胃肠道症状的意外体重减轻,以及梗阻性便秘。

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青年 onset 结直肠和胃肠道癌症中心联合主任罗宾·门德尔松医生建议,应从45岁起或存在结直肠癌家族史时开展筛查,因问题诊断越早,治疗越及时有效。她未参与本研究。

超加工食品消费与健康演变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定义,超加工食品通过工业技术制造,部分成分“在厨房中从未或极少使用”。此类食品通常纤维含量低,而热量、添加糖、精制谷物、脂肪、钠及添加剂含量高,旨在增强食品吸引力。

添加剂常含防腐剂以维持新鲜度与质地或抑制霉菌细菌,以及乳化剂防止成分自然分离。其他常见添加剂包括香料风味增强剂,以及用于消泡、漂白、增容、胶凝和上光的试剂。

研究参与者源自护士健康研究II项目,该长期研究始于1989年,追踪1947至1964年出生的女性护士,旨在探明女性主要慢性疾病风险因素。

参与者于1991年完成初始饮食问卷;此后每四年需回顾过去12个月的饮食选择。

与多数营养研究类似,此类回忆准确性存在局限。“我甚至记不清上周饮食,且人们未必完全坦诚,”门德尔松通过邮件表示。

此外,陈指出,超加工食品分类及危害程度判定仍需完善,这将助力专家更精准评估健康影响与制定饮食指南。但鉴于参与者护理专业背景,其提供的饮食细节可能优于普通人群。

门德尔松表示,多数结直肠肿瘤在2015年前通过内窥镜检出,“早于筛查年龄下调至45岁的时间点。” “若接受筛查(内窥镜),通常表明存在结直肠癌风险因素如家族史,故需提前筛查;若因症状检查,则息肉检出率更高。” 这些肿瘤是否癌变尚不明确。

陈在新闻稿中强调,研究优势在于“详尽记录参与者其他结直肠癌风险因素,如体重指数、2型糖尿病及低纤维摄入。” “即使校正所有其他风险因素,超加工食品关联性依然显著。”

尽管癌前生长风险随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增加而上升,但发育锯齿状病变——另一类癌前息肉及结直肠癌主要通路——的几率并未同步提高。坦帕综合医院癌症研究所癌症生物学项目成员甘尼什·哈拉德博士(未参与研究)指出,这提示超加工食品可能触发将经典腺瘤转化为癌性肿瘤的生物过程。

哈拉德补充道,1990年代超加工食品“与现今产品并不相同”,“因配方调整、新型添加剂引入及饮食中占比变化。”

“但数十年来共同特征是广泛使用富含omega-6的种子油,这或是导致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关键饮食因素,”哈拉德通过邮件表示。

门德尔松与陈认为,超加工食品与结直肠肿瘤潜在关联,可能源于其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及保护性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并在代谢时产生有毒分子。

“间接地,超加工食品消费与肥胖相关,而肥胖同样是结直肠癌风险因素,”门德尔松补充道。

CNN新闻专线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