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性正在加热即食餐。
一项新研究表明,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UPFs)的女性患肠癌潜在前兆的风险更高。专家表示,该研究揭示了饮食如何影响肠道早期变化。
专家在《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上撰文指出,经常食用更多份超加工食品(如加工酱料、薯片、加工肉类和多种即食餐)的女性,患肠道腺瘤的风险显著增高。这些生长物属于息肉的一种,本身并非癌症,但长期可能发展为癌症。
大多数肠癌源于腺瘤。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找出年轻成人肠癌病例上升的原因。根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CRUK)数据,25至49岁人群的肠癌发病率自1990年代初以来已上升62%。
即食薯条和鸡块等属于超加工食品。这项新研究分析了1991年至2015年间追踪的数千名美国护士信息,超加工食品摄入量通过每四年一次的饮食调查获取。研究人员对29,105名平均年龄45岁的女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指出,在这些女性中发现了1,189例早期腺瘤病例。该研究由癌症大挑战计划资助——这是由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起的全球研究倡议。
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低者相比,摄入量最高者的早期腺瘤风险高出45%。高摄入者平均每日食用约9.9份超加工食品。英国癌症研究中心表示,这种典型饮食可能包括:早餐一碗加糖早餐谷物、一片抹人造黄油或果酱的白吐司、一杯调味酸奶或早餐棒;午餐一份预包装超市三明治、一包薯片和一罐可乐或调味饮料;晚餐一份冷冻披萨或烤薯条配鸡块及番茄酱和蛋黄酱,以及晚间甜点冰淇淋或饼干。
低摄入者平均每日仅食用3.3份超加工食品。作者写道:“这些数据突显了超加工食品在早期结直肠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并支持通过改善饮食质量来缓解早发性结直肠癌负担上升的策略。”
外卖食品可能含有防腐剂、调味剂等超加工化学物质。该研究首席作者、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安德鲁·陈博士表示:“我们观察到年轻成人肠癌病例增多,但原因尚不明确。我们的研究正在探索饮食、缺乏运动及肠道微生物组紊乱等潜在因素。”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食品可能与息肉风险升高相关,但需更多研究确认此关联。这意味着需考察更大规模、更多元化人群,并探究人体对这些食品的反应,以理解其在肠道早期变化中的作用。”
癌症大挑战科学委员会主席兼英国癌症研究中心首席临床医生查尔斯·斯万顿教授表示,该研究有助于“阐明饮食及其他因素如何与肠道健康及癌症风险相关的肠道变化相联系”。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健康信息主管菲奥娜·奥斯根补充道:“尽管此研究未直接测量癌症风险,但它提供了关于饮食如何影响肠道早期变化的有用见解,这些变化有时会引发癌症。我们的饮食受周围世界影响,包括食品价格、营销和本地供应情况。”
“这使得健康选择更难实现。我们需要更广泛的变革——从食品政策到公共卫生举措——以使健康饮食对所有人更可及。相较于单一食品类型,整体饮食结构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更为关键。”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