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饮食可能会影响情绪和记忆力,但有办法可以抵消这些影响。如果追求完美饮食让你感到压力大和饥饿,或许专注于平衡而非完美会有所帮助。当然,也有充分理由避免持续食用垃圾食品:除了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外,经常食用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会引发全身变化,包括肠道。
根据研究文本,调节"类似焦虑的行为、模式分离和空间记忆"的成年海马神经发生对"包括饮食和运动在内的外部因素"很敏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特定联系,爱尔兰科克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Cork)的一组神经科学和微生物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了一项动物研究。
发表于2025年10月的《大脑医学》(Brain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常食用垃圾食品总共会导致100多种可测量的肠道变化,并可能与情绪低落和记忆问题有关。然而,也有一些好消息,因为经常锻炼可以抵消其中许多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48只成年雄性大鼠食用标准饮食或"自助餐式"饮食约两个月。研究指出:"自助餐式饮食包括多种高脂肪和/或高糖食物,每天轮流提供两种高脂肪和两种高糖食物,外加标准饲料,实验期间一直如此。"
然后,研究团队分析了动物肠道的内容物,其中肠道细菌产生数百种影响新陈代谢和大脑功能的化合物。研究人员表示,在检测的175种化合物中,垃圾食品改变了100种。
在游泳测试中,食用高脂肪、高糖饮食的大鼠也表现出更多类似抑郁的行为,被动漂浮而不是游泳。研究还发现,垃圾食品可能会将色氨酸——制造"让人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血清素所需的氨基酸——从大脑转移开,可能抑制情绪。
使用跑轮使它们的行为和肠道化学物质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研究作者写道:"运动对食用自助餐式饮食的动物产生了类似抗抑郁的效果。"虽然单独运动对健康大鼠影响很小,但研究团队指出,它逆转了经常食用垃圾食品的大鼠中的数十种化学紊乱。
此外,食用垃圾食品的大鼠显示胰岛素和瘦素(调节新陈代谢和食欲的激素)激增。运动有助于使这些水平正常化——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长期的激素抵抗与抑郁和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尽管这项研究不是在人类身上进行的,但2024年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证实"几乎所有已知与疾病相关的人类基因在大鼠基因组中都有对应物……证实大鼠是医学研究许多领域的优秀模型。"
虽然运动不能完全消除不健康饮食的影响,但这项研究强调了饮食、运动、新陈代谢和心理健康之间强大的相互作用。正如其中一位研究作者建议的:"从运动开始。步行、骑自行车或轻度运动可以开始将你的生物学转向积极方向。随着身体的反应,饮食上的小改进可以在此基础上积累动力。"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