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但这一术语常被误解。它并不意味着心脏停止工作,而是指心脏泵血效率不足(CDC,2024)。人体依赖心脏的泵血功能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至全身细胞。当泵血能力受损时,血液可能发生回流,导致身体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进而引发影响生活质量的多种症状。掌握其病因、症状及管理策略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什么是心力衰竭?
可将心脏视为一个泵体。在心力衰竭状态下,这个泵体或因衰弱无力,或因僵硬受限而无法有效运作。
- 收缩性心力衰竭:主要泵血腔室变弱扩大,失去足够的收缩力将血液泵送至全身
- 舒张性心力衰竭:泵血腔室变得僵硬,无法在心跳间隙充分充盈血液
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泵出的血量减少,引发多种系统性问题
心力衰竭的诱因
心力衰竭几乎总是由损害或过度负荷心脏的基础疾病引起,常见诱因包括:
- 冠状动脉疾病:动脉内斑块堆积导致管腔狭窄,减少对心肌的血液供应
- 高血压(动脉高压):长期高血压迫使心脏增强泵血力度,最终导致心肌僵硬虚弱(美国心脏协会,2024)
- 既往心肌梗死:心脏发作会损伤心肌组织,形成无法有效泵血的瘢痕
- 糖尿病:高血糖水平可能损伤控制心脏的血管和神经
- 心脏瓣膜病:受损瓣膜迫使心脏过度工作,最终导致心肌减弱
心力衰竭症状
症状往往渐进性发展,体力活动时常加重,及时识别并就医至关重要:
- 呼吸困难(气促):最常见症状,活动时/平躺时/静息状态下均可能出现气短
- 疲劳与乏力:因心肌泵血不足导致肌肉供氧不足,产生持续疲倦感
- 水肿:心排血量下降致静脉回流受阻,液体在下肢、脚踝和足部积聚(梅奥诊所,2024)
- 心悸或心律不齐:心脏通过加速跳动代偿泵血功能下降
- 持续咳嗽或喘息:肺部液体积聚引发咳嗽,可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痰液
管理方案与应对措施
若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请立即就医诊断。专业医生将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常包含:
- 药物治疗:处方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体液潴留及控制血压的药物,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 生活方式调整:实施低钠饮食以减少液体潴留,经医生许可进行适度运动,规范液体摄入(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2024)
- 居家监测:每日称重并记录新发或加重症状(如水肿/气促),及时向医生汇报异常
- 专业照护协助:居家护理助理可提供用药提醒、膳食准备(确保饮食合规)及就医交通等支持,对病情管理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