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

Pacemaker - Mayo Clinic

美国英语心脏健康
新闻源:unknown
2025-09-05 17:37:44阅读时长2分钟982字
心脏起搏器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手术风险术前准备术后注意治疗效果伦理考量相关疾病

概述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小型电池供电设备,用于防止心脏跳动过慢。植入该设备需要进行手术,通常将其放置于锁骨附近的皮下位置。

心脏起搏器的常见类型包括:

  • 单腔起搏器:通常将电脉冲发送至心脏右下腔室
  • 双腔起搏器:同时作用于右上腔室和右下腔室
  • 双心室起搏器:适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动过缓患者,通过刺激左右心室增强心肌收缩力,又称心脏再同步治疗

核心功能

起搏器通过监测心电信号,在心跳过慢或节律异常时自动干预。部分新型设备具备运动感知功能,能在运动时自动提升心率。

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的电信号传导系统始于窦房结(天然起搏点)。随着年龄增长,该区域可能出现功能退化,导致心律失常。

起搏器的基本构造包含:

  • 脉冲发生器:含电池和电子元件,控制电脉冲速率
  • 电极导线:1-3根柔性导线连接心室,传递电脉冲。部分新型无线起搏器无需导线

心脏起搏器示意图

适应症

植入起搏器主要适用于:

  • 持续性心动过缓
  • 心力衰竭
  • 药物或先天因素导致的心电信号异常

风险因素

手术可能引发的风险包括:

  • 心脏感染
  • 血肿或出血(抗凝治疗者风险升高)
  • 导线移位导致心脏穿孔(罕见)
  • 血管/神经损伤
  • 气胸或血胸

术前准备

诊断需要进行:

  • 心电图(ECG):检测基础心律
  • 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监测):连续记录日常心电活动
  • 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和瓣膜功能
  • 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脏对运动的反应

手术过程

  1. 术前:局部麻醉,静脉注射镇静剂
  2. 术中
  • 导线经锁骨下静脉进入心脏
  • 末端连接心室,另一端连接置于皮下的脉冲发生器
  • 新型无线起搏器通过导管经股静脉植入
  1. 术后:住院观察1天,术后1月避免剧烈运动

特殊注意事项

  • 手机使用:距离起搏器15厘米以上,通话时使用对侧耳朵
  • 安检系统:金属探测器不会干扰设备,但需出示医疗标识卡
  • 医疗设备:接受MRI/CT扫描或放疗前需告知医护人员
  • 电力设备:与焊接设备保持61厘米以上距离

治疗效果

现代起搏器可自动调节心率匹配运动强度,显著改善心悸、晕厥等症状。设备电池寿命5-15年,需定期远程监测(每3-6个月),更换电池手术通常较首次植入更简单。

伦理考量

终末期患者可与医疗团队讨论是否关闭设备,并建议提前制定包含预立医疗指示的法律文件。

临床研究

梅奥诊所持续开展起搏器相关临床试验,推动技术革新。

医疗机构信息

梅奥诊所是美国顶级心血管疾病治疗机构,位于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

相关疾病

包括心房扑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等17种心律失常疾病。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