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牛津人口健康研究所主导的研究显示,可穿戴式心电图(ECG)贴片可提升常见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率。这项名为AMALFI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心脏杂志》,并在欧洲心脏病学会2025年大会上公布。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但常被漏诊的心律失常疾病,会显著增加中风和心力衰竭风险。早期检测AF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允许及时治疗以降低中风风险。
AMALFI试验测试了使用可穿戴ECG贴片对65岁以上具中风风险因素人群进行筛查的效果。研究纳入5,040名参与者,其中半数在常规医疗外加戴iRhythm Zio XT监测器两周,另一半仅接受常规护理。随访2.5年评估贴片对AF早期诊断及抗凝药物处方的影响。
主要发现包括:
- 接受贴片组AF诊断率6.8%(172例),对照组5.4%(13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幅度较小
- 贴片组诊断时间提前(中位数103天 vs 对照组530天)
- 贴片组抗凝药物使用时长增加(平均1.63个月 vs 对照组1.14个月)
- 89例通过贴片检出者中53%在首日即发现AF
- 49例(55%)仅表现为低负荷阵发性AF(监测时间中房颤占比<10%)
研究首席作者、牛津人口健康研究所高级临床研究员Rohan Wijesurendra博士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ECG贴片可小幅提升高风险老年人群的AF检出率和抗凝治疗比例。但许多检出者的低负荷AF特征提示临床获益可能受限,需进一步研究这种筛查方式对预防中风的效果及其成本效益。"
该研究全程采用远程模式,参与者通过GP诊所电子病历自动筛选,干预组设备直接邮寄。监测装置由参与者自主佩戴,连续14天记录日常心电数据,返回后由心脏科医生分析并反馈GP。研究通讯作者Louise Bowman教授表示:"AF常无症状或发作不规律,新型监测技术通过延长监测时长可捕捉传统方法易漏诊的短暂发作。AMALFI证明远程临床试验能高效推进重要健康议题研究。"
英国心脏基金会临床主任Sonya Babu-Narayan博士评价称:"这项研究证明,通过可自主操作的ECG贴片进行家庭筛查,对伴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未来需要更深入研究明确受益人群。"
iRhythm Technologies首席医学科学官Mintu Turakhia博士强调:"该试验在英国NHS体系内20余家初级医疗中心开展,采用居家筛查模式避免了门诊需求。这验证了该方法在高风险人群中的有效性,早期治疗AF可预防中风、心衰和住院,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