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在成年人中并不普遍:新研究表明应当普及Genetic testing isn’t common in adults: New study shows it should be | Jefferson City News Tribun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newstribune.com美国 - 英语2025-09-23 21:40:18 - 阅读时长2分钟 - 998字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的新研究揭示,在该院ICU收治的18-40岁成年患者中,四分之一存在与就诊原因相关的遗传疾病,其中半数此前未被诊断;研究发现白人患者确诊率为63%,而黑人患者漏诊率高达77.3%,凸显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专家呼吁将基因检测纳入成人常规诊疗体系,利用成本已降至数百美元的现代测序技术,通过早期干预预防心力衰竭、动脉瘤等可避免的医疗风险,改变"成人无需基因检测"的传统认知偏见。
基因检测成年人遗传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动脉瘤种族差异早期诊断精准干预ICU常规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在成年人中并不普遍:新研究表明应当普及

费城——这位看似健康的女性首次分娩后突发心力衰竭,康复后几年又生下第二个孩子。医生允许她带着新生儿回家,但数月后,这位二十出头的女子因再次心力衰竭被紧急送回医院,最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重症监护室去世。

多年后,一项新研究揭开了她病情恶化的谜底:未被诊断的遗传疾病。该研究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现宾大医疗系统ICU中四分之一的成年患者存在与就诊原因相关的遗传疾病,其中半数此前未被发现。

"我预想数据会令人担忧,但实际比例远超预期,"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医学遗传学家、该研究资深作者西奥多·德里瓦斯表示。研究同时揭示遗传疾病诊断存在显著种族差异:63%的白人患者知晓自身病情,而黑人患者比例仅为22.7%。

该研究基于365名18-40岁ICU患者的样本,这些患者均签署了宾大医学生物银行协议。研究人员对其基因组进行回溯性测序,发现分娩后死亡的女性携带肌联蛋白(Titin)基因突变,该突变会导致孕产期女性心力衰竭风险剧增。"若提前知晓,治疗方案将完全不同,"德里瓦斯指出,医生本可对其产后心脏功能进行定期监测,而非任其回家直至病情恶化。

类似案例中,一名接受手术后出现多发性动脉瘤的患者,若提前进行遗传筛查或可避免悲剧。尽管本研究中多数患者最终存活,但四分之三的遗传疾病均有标准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可实现精准干预。德里瓦斯强调,当前医疗体系存在认知误区:"我们默认20岁以上人群不可能患遗传病,因多数遗传疾病在儿童期显现。"但该研究发现,漏诊疾病多为成年期发病的心肌病(增加心衰风险)和动脉瘤相关遗传病。

典型案例是一名三十多岁女性,因脑部多发性动脉瘤接受常规手术后,手术操作部位又新生动脉瘤。基因测序证实其携带COL3A1基因突变导致的血管型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该病使动脉异常脆弱。"若提前诊断,我们会警告医生:'别碰她的动脉,它们非常脆弱',"德里瓦斯说。

研究者指出,种族诊断差异可能源于隐匿性症状未被重视,解决方案在于推行ICU常规基因检测。华盛顿大学研究显示,将基因检测设为新生儿ICU默认项目可消除种族诊疗差距。随着测序成本降至250美元以内且多数获保险覆盖,德里瓦斯呼吁:"价格下降、可靠性提升,这已是医疗常规的必然选择——默认检测应成为常态而非例外。"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