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力衰竭中氧化应激与微量元素动态评估:聚焦锌、铜及硫醇动态Assessment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trace element dynamic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a focus on zinc, copper, and thiol dynamics | Clinics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elsevier.es土耳其 - 英文2025-09-04 10:03:1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11字
本研究通过分析1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HF)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样本,发现锌(Zn)、铜(Cu)和硫醇水平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生物标志物潜力。AMI组总硫醇、天然硫醇及Cu水平显著升高,HF组Zn水平降低但Cu升高,ROC分析显示这些指标对AMI和HF具有中等鉴别能力,为心血管疾病的氧化应激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氧化应激微量元素硫醇生物标志物心血管疾病健康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力衰竭中氧化应激与微量元素动态评估:聚焦锌、铜及硫醇动态

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占全球死亡原因的三分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导致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最高,而心力衰竭(HF)作为其常见并发症,两者虽有共同的病理机制,但在疾病进程、细胞反应及生化特征上存在差异。本研究首次系统比较AMI与HF患者的微量元素动态变化,聚焦锌(Zn)、铜(Cu)和硫醇/二硫键稳态,旨在揭示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研究方法

纳入150例研究对象(各50例的AMI、HF及健康对照组),采用自动化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微量元素及硫醇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指标对疾病的鉴别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年龄因素影响。

研究结果

  • 氧化应激状态:AMI组总抗氧化状态(TA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HF组(p<0.01);总氧化状态(TOS)虽以AMI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
  • 微量元素变化
  • HF组血清Zn水平(79.35±23.62 µg/dL)显著低于AMI组(93.46±12.27)和对照组(86.40±15.06) (p<0.001)
  • Cu浓度在AMI组(130.45±16.23)和HF组(143.50±26.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8.24±20.34) (p<0.01)
  • 硫醇动态
  • AMI组总硫醇(260.39±16.15 µmol/L)和天然硫醇(226.78±18.17)水平显著高于HF组和对照组(p<0.05)
  • HF组二硫键水平(19.28±2.73)显著高于AMI组(17.06±2.02) (p<0.001)
  • ROC分析
  • Zn(AUC 0.700)、Cu(AUC 0.796)和总硫醇(AUC 0.669)均显示中等鉴别能力
  • Cu对HF诊断的敏感性达75.6%,特异性73.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AMI与HF患者在Zn/Cu稳态和硫醇代谢上的差异:AMI组呈现"高Zn-高硫醇"特征,而HF组表现为"低Zn-高Cu"模式。这些发现为理解两种疾病的氧化应激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提示Cu、Zn和总硫醇可能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但需更大样本研究验证。

临床意义

  • Cu水平升高提示其在HF进展中的促氧化作用
  • 硫醇水平异常反映AMI后氧化还原失衡
  • Zn/Cu比值可能成为评估心血管疾病进程的新指标

局限性

  • 横断面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 缺乏长期随访数据
  • 年龄差异可能影响部分结果

未来方向

建议开展纵向研究验证生物标志物的预测价值,探索微量元素补充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为理解心血管疾病的氧化应激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