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长期依赖BMI(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评估健康风险,但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健康指标:颈围。
看似强壮的粗颈可能暗藏健康隐患。研究发现,尽管BMI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估算体脂,但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状况。例如专业健美运动员的高BMI并不等同肥胖,而颈围数据能提供额外重要参考。
多项研究证实,相对于体型的较大颈围与多种严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这种关联源于颈围反映的上半身脂肪分布特征——这些脂肪会向血液释放脂肪酸,干扰胆固醇代谢、血糖控制和心律调节。本质上,颈围是"有害脂肪"(包裹器官的内脏脂肪)的间接测量指标。
颈围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尤为显著。厚颈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包括高血压、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其中心房颤动可能导致血栓和中风,其引发的心脏电活动紊乱可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此外,颈围还与冠状动脉疾病呈正相关,这种疾病会导致向心脏供血的主血管狭窄,限制富氧血液流动。健康风险不仅限于心血管系统,厚颈者罹患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同样增加,可能引发视力丧失和截肢等长期并发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与厚颈显著相关,这种睡眠时呼吸反复停止的疾病会导致严重日间疲劳,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并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研究显示,男性颈围≥43厘米(17英寸)、女性≥35.5厘米(14英寸)时健康风险显著增加,且这种风险在BMI正常人群中依然存在。每超出基准值1厘米,死亡率和住院率均呈上升趋势。
建议采用软尺测量颈部最细处,注意松紧适中。这个简单测量可发现传统指标可能遗漏的风险。改变生活方式可有效改善颈围,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优质睡眠以及富含豆类、水果和蔬菜的均衡饮食。虽然颈围不能取代其他健康评估,但可作为理解心血管和代谢健康的重要补充工具。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