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眼检或可提前数年揭示阿尔茨海默病风险Routine eye checks may reveal Alzheimer’s risk years before it strikes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美国 - 英语2025-09-06 10:50:4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37字
杰克逊实验室最新研究发现携带MTHFR677C>T基因突变的小鼠视网膜血管出现扭曲狭窄等病理特征,这种与脑血管异常高度相似的变化或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生物标志物。通过常规眼检可提前20年发现神经退行性病变风险,为预防干预提供关键窗口期,该成果已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病》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常规眼检视网膜血管神经血管异常脑部健康蛋白活性紊乱神经退行性病变认知衰退预警疾病检测与预防
常规眼检或可提前数年揭示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医生可能很快就能通过常规眼部检查,在记忆丧失出现前数十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最新研究表明,视网膜血管的细微变化可作为痴呆症风险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杰克逊实验室(JAX)研究人员发现,携带常见基因突变小鼠的视网膜血管出现扭曲狭窄特征,这种血管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观察到的病理特征高度相似。该发现基于JAX近十年研究,科学家已将特定视网膜细胞变化与早期痴呆风险建立关联。

由于视网膜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组成部分,其组织与大脑近乎完全相同,为神经系统健康提供了独特观测窗口。"视网膜本质上就是你的大脑,但它更容易被观测,"该研究共同负责人、神经科学家Alaina Reagan表示,"我们可以直接观察神经元和血管在疾病压力下的表现。"

视网膜作为脑部镜像

研究团队观察携带MTHFR677C>T突变(该突变存在于约40%人类群体中)的小鼠发现,6月龄时这些小鼠视网膜已出现血管扭曲、动脉狭窄和分支减少等改变。这些特征与大脑皮层血管密度降低、脑血流量减少等神经血管异常存在对应关系,揭示眼部血管健康可能反映系统性脑健康问题。

"我们在视网膜观察到的血管扭曲现象,同样存在于痴呆症患者眼部,"Reagan指出,"这提示这不仅是局部神经或视网膜特异性问题,而是全身性血管系统的病理反映。"

疾病发作前的病理图谱

除血管异常外,研究人员在脑部和视网膜中均发现蛋白活性紊乱,涉及能量代谢、蛋白清除和血管支撑结构等功能障碍。这些变化揭示了血管功能障碍如何引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级联反应。

研究特别记录了性别和年龄差异,雌性小鼠在12月龄时血管密度和分支数量显著降低,这与全球女性痴呆症发病率较高的流行病学特征一致。

目前JAX研究团队正与缅因州北方光阿卡迪亚医院临床医生合作,验证携带该突变的人类患者是否在常规眼检中呈现类似视网膜变化。若发现相同病理特征,眼科医生将可提前数十年预警认知衰退风险。

"超过50岁人群大多存在视力问题,每年都会进行视力检查,"Reagan建议,"如果我们知道要观测哪些血管标志物,医生就能建议进一步检查,并在认知衰退前20年进行干预。"

这项将眼睛转化为大脑诊断工具的研究,有望彻底改变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的检测与预防方式。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