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的新药物
(PDF) New Med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美国英语健康科技
2025-09-06 03:14:40阅读时长4分钟1615字
摘要
基础胰岛素研发领域呈现两大突破方向:1)每周一次的长效基础胰岛素(如LAPS Insulin115)通过Fc结构域延长半衰期,动物实验显示其周剂量有效性;2)Technosphere胰岛素(TI)凭借快速起效特性(峰浓度40-60分钟)与β细胞胰岛素释放曲线相似性,需警惕部分患者需追加TI治疗餐后高血糖的风险。心血管结局试验(DEVOTE)证实Degludec在非劣效于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严重低血糖(↓50%)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但FDA尚未批准其低血糖风险降低标签。GLP-1受体激动剂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心血管获益优于利西拉肽,促使FDA更新药品说明书。SGLT抑制剂展现独特优势:联合其他降糖药物可降低体重及胰岛素用量,但需特别注意euglycemic DKA风险。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SGLT1/2双靶点抑制剂(如索他格列净)在Ⅱ期临床试验中已证实可减少餐时胰岛素剂量30%以上,但Ⅲ期试验(inTandem系列)显示酮症酸中毒风险升高,提示需严格管理代谢应激状态。
重点研究进展
基础胰岛素优化
- Peglispro胰岛素:通过聚乙二醇化延长作用时间(半衰期达72小时),Ⅲ期临床试验显示相较于甘精胰岛素:
- 显著改善空腹血糖变异性(CV↓36%)
- 体重下降(T1D患者平均↓3.5kg)
- 但存在安全性顾虑:肝酶升高(ALT≥3×ULN发生率5.1%)、注射部位脂肪增生(24%患者报告)
- Degludec(德谷胰岛素):
- 日本关键试验(I’D GOT):在胰岛素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呈现:
- 相似HbA1c降幅(↓1.6% vs ↓1.7%)
- 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变异性(CV 12% vs 18%)
- 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焦虑维度评分↑21%)
- 心血管安全性研究(DEVOTE):7,637例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中:
- 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非劣效(8.5% vs 9.3%)
- 严重低血糖事件绝对风险降低1.7个百分点(4.9% vs 6.6%)
- 住院患者应用:52例非重症监护患者(75%≥75岁)使用德谷胰岛素后:
- 空腹血糖下降36%(237→153 mg/dL)
- 低血糖发生率0.07次/人日
餐时胰岛素创新
- Technosphere胰岛素(TI):
- 作用特性:吸入给药起效时间3-5分钟,持续作用2小时,规避传统速效胰岛素的"叠加效应"
- 注册研究:与门冬胰岛素相比:
- HbA1c降幅略低(0.2% vs 0.4%),但满足0.4%非劣效标准
- 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降低75%(2% vs 8%)
- 应用挑战:需注意24-33%患者出现咳嗽副作用,且需定期监测肺功能
- IDegLira(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固定比例组合):
- DUAL IV试验:在二甲双胍/磺脲类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 HbA1c降幅达1.02%(vs 安慰剂)
- 体重增加幅度可控(+0.5kg vs -1.0kg)
- 但低血糖发生风险升高(41.7% vs 17.1%)
口服降糖新药
- SGLT-2抑制剂(如卡格列净、托格列净):
- 机制突破:通过抑制肾脏葡萄糖重吸收实现24小时持续降糖,与胰岛素联用可降低:
- 胰岛素总剂量(基础量↓44%,餐时量↓42%)
- 氧化应激标志物8-OHdG下降(11.4→10.8 ng/mgCr)
- 心血管获益:CANVAS研究显示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4%,但肢体截肢风险升高(HR 1.99)
- 多巴胺激动剂:
- 溴隐亭QR:在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 HbA1c绝对值下降0.73%(vs 安慰剂)
- 不影响空腹血糖,提示作用机制为改善餐后血糖
- 卡麦角林: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可降低HbA1c 0.95%(vs 安慰剂1.49%)
总结与展望
当前糖尿病药物研发呈现三大趋势:
- 胰岛素工程:追求"生理性胰岛素释放",包括每周一次制剂及吸入型速效制剂
- 多靶点协同:如IDegLira整合胰岛素增敏与GLP-1受体激动的食欲抑制效应
- 风险精细化管理:针对SGLT抑制剂相关euglycemic DKA开发风险预测模型(纳入脱水评分、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等参数)
值得关注的是,Technosphere胰岛素Ⅲ期临床试验(STAT研究)正在探索通过餐后追加吸入给药优化血糖控制,而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靶向SGLT2)可能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根本性变革。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