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恰逢世界中风日,中风救治分秒必争——患者接受治疗越快,康复希望越大。
哈特福德消息(WFSB)——周三的世界中风日再次凸显时间在中风救治中的核心价值。近期,美国多家医院创新采用模拟训练系统加速生命急救流程。
该培训在模拟实验室还原真实中风场景,使医护人员在"每秒定生死"的紧急状况下获得关键实战经验。演练中,一名演员扮演的患者被丈夫紧急送入急诊室,丈夫察觉异常并发现典型中风症状——此时快速决策将决定患者能否自主行走。实际上,这些角色均在中风模拟实验室中由专业演员扮演,医疗团队借此实时演练诊断与救治流程。
纽约大学朗格尼长岛医院(NYU Langone Hospital-Long Island)模拟教育主任帕特里夏·贾尼克表示:"模拟训练旨在识别知识盲区、精准弥补短板,并在零风险环境中优化诊疗流程,确保患者绝对安全。"
本次演练聚焦可采用溶栓药物或机械取栓术治疗的特定中风类型。该院长岛中风中心主任利维·戴格特医生及其团队全程观察神经科住院医师的应急反应。戴格特强调:"模拟训练不仅要求快速识别中风,更要准确判断是否适用机械取栓术这一新型治疗手段。"
研究证实该培训已显著缩短救治时间链。戴格特指出:"我们将患者入院至治疗时间从90分钟压缩至80分钟。在中风救治领域,10分钟的差异直接决定能否提前出院或加速康复。"
27岁中风幸存者安德鲁·坎宁安对此深有体会。他去年突发中风时出现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及失语症状。"目前仅存言语不清和偶发头痛的后遗症,"他坦言,"正是及时获得精准救治,才创造了如今的康复奇迹。"
美国每年近80万人突发中风,专家呼吁公众牢记中风预警信号:面部下垂(Face)、手臂无力(Arms)、言语困难(Speech),立即拨打911。因为中风救治的黄金法则始终是——时间就是大脑,每一分钟都关乎生命质量。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