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项全国性研究发现,粮食不安全会显著加剧成人的心血管健康恶化。研究特别指出,吸烟率和高血压是受粮食不安全影响最显著的两项心血管健康指标,且这些指标与家庭收入和教育水平密切相关,表明迫切需要制定政策来缓解弱势群体的健康不平等。
韩国议政府保健大学家庭医学系姜世英教授(通讯作者)与峨山医学大学研究团队(第一作者,2年研究)利用2019-2021年韩国国民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对14,034名19岁以上成年人的健康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研究团队依据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七大心血管健康指标(吸烟、身体活动、饮食、体重指数、总胆固醇、血压和空腹血糖)评估受试者健康状况,并根据粮食不安全程度分为"不稳定组"和"稳定组"进行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占总人群4%的粮食不安全群体,其心血管健康恶化的风险比稳定群体高1.32倍。且粮食不安全程度越严重,心血管健康风险越高。特别在吸烟率和高血压指标上,不稳定组表现显著恶化。
研究团队指出:"粮食不安全不仅意味着营养缺乏,更是导致心血管健康不平等的重要社会因素,会加剧健康差距。"研究认为,家庭或个人的经济、社会和生理因素都可能引发粮食不安全,导致难以持续获得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这种不安全状态已超出简单断食范畴,表现为食品质量下降、种类单一化以及购食焦虑等生活稳定性缺失。
既往研究显示,低收入家庭、独居老年人和单亲家庭等弱势群体的粮食不安全率更高,且易受收入差距扩大、通货膨胀加剧等外部因素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学界和医疗界已普遍警惕这种健康差距风险。
姜世英教授强调:"本研究首次利用大规模韩国成人数据验证粮食不安全与心血管健康关联性,为未来健康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缓解粮食不安全的政策将有助于心血管疾病预防。"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韩国循环医学杂志》(SCIE收录期刊,IF=3.1),标题为《韩国成年人粮食不安全与理想心血管健康的关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