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并发症作为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标志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s a marker of 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 BMC Medicine | Full Text

心脑血管 / 来源: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加拿大 - 英语2025-09-04 22:10:3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41字
本文系统分析了妊娠并发症与女性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表明,虽然将妊娠并发症纳入传统风险预测模型(QRISK®−3)仅带来边际改善,但强调这类并发症可作为识别潜在心血管风险的"红色预警"信号,建议对子痫前期等高危产妇开展产后心血管筛查。研究指出传统模型对育龄女性预测不足,需建立针对不同胎次的动态风险评估体系。
妊娠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女性健康产后筛查心血管风险预测生活方式干预子痫前期胎次特异性模型健康维护疾病预防
妊娠并发症作为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标志

背景

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某些妊娠并发症和其他女性特异性疾病可明确识别女性未来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增高的群体。特别是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能可靠识别出存在潜在心血管风险因素(CVR)的女性。由于心血管风险因素往往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前数年甚至数十年就已存在,因此通过观察妊娠并发症或其他女性特异性条件,为心血管风险筛查和健康维护提供了预防疾病的关键窗口期。

正文

Wambua等人近期在《BMC医学》发表的研究《纳入生殖和妊娠相关预测因子的产后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开发与验证》,旨在评估在QRISK®−3风险预测方程中增加妊娠并发症和其他女性特异性条件是否能改善对产后女性10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能力。这项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0.38%的随访女性在分娩后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尽管发现多种妊娠、生殖相关的女性特异性条件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即使控制传统风险因素后仍存在关联),但将这些条件纳入QRISK®−3模型后,仅带来微弱的区分度和校准度改善。其他研究将女性特异性风险因素纳入不同风险评分系统也获得类似结果。

目前全球多国已建议对经历妊娠并发症的女性开展产后心血管风险筛查。考虑到传统心血管风险预测工具在开发验证时未纳入育龄女性群体,其预测效能受限,特别是30年和终身风险评分可能低估真实风险。本研究中妊娠因素对QRISK®−3模型的有限提升,可能与纳入初产妇和经产妇混合样本有关。既往模拟研究表明,不同胎次女性的预测因子重要性存在差异,提示需建立胎次特异性模型或动态考虑预测因子随时间变化的模型。针对子痫前期亚组的敏感性分析显示校准度改善(该疾病在初产妇中更为常见),印证了这一观点。此外,当前模型将妊娠并发症作为独立因素建模,可能忽略多次妊娠间或单次妊娠内并发症的关联性——经历多次妊娠并发症或单次妊娠多重并发症的女性心血管风险更高。传统风险因素(如年龄)与妊娠相关条件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加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后,该队列较短的中位随访时间(3.7年,四分位距1.4-7.8年)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这也可能是模型性能提升有限的重要原因。

结论

单独的妊娠或女性特异性风险因素可能并不显著增加10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它们作为识别潜在心血管风险的警示信号具有重要价值,应针对这类人群开展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QRISK®−3模型改进有限不应被误解为无需产后筛查。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建议:对经历特定妊娠并发症的女性应提供心血管风险筛查;若存在传统风险因素,无论风险评分如何都应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和针对性治疗。同时应关注未来妊娠并发症的预防。忽视产后管理将错失预防未来心血管疾病和妊娠并发症的重要机遇。

数据可用性

本研究未生成或分析新数据集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