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腔与右心腔的容积不平衡即使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内也可能具有临床意义。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当左/右心室和心房的容积比升高时,即使个体心腔大小正常,也可能预示心血管疾病(CVD)患者未来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
这项基于美国多民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MESA)的二次分析纳入了4073名无既往心血管病史的成年人,这些参与者于2000-2002年间接受了心脏核磁共振检查。研究人员在舒张末期评估左/右心室容积比(LRVR),在收缩末期评估左/右心房容积比(LARA)。校正了标准心血管危险因素后的Cox回归模型显示,与比值平衡组相比,LRVR大于1.3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风险比[HR]:2.54;p<0.001)、房颤(HR:1.57;p=0.001)和死亡(HR:1.62;p<0.001)的风险显著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左右心室实际容积均正常的亚组中,LRVR升高仍与心力衰竭(HR:1.99;p=0.04)、房颤(HR:1.55;p=0.04)和死亡(HR:1.57;p=0.02)风险上升相关。此外,LARA大于2的个体也显示出更高的心力衰竭(HR:1.99;p<0.001)和房颤(HR:1.41;p<0.001)风险,尤其在LRVR低于1.3的人群中更为显著。
研究团队指出,虽然该研究受限于观察性设计和较早的影像数据,但结果明确显示将容积比评估纳入心脏MRI解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这有助于识别那些传统检查可能遗漏的心血管高风险人群,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Hoballah M等。心脏MRI显示左/右心腔容积比可预测心脏事件:多民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二次分析。《放射学》。2025;316(2):e243462。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