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Hook III博士和Jodie Dionne博士指出,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梅毒病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尽管CDC推荐使用单剂量苄星青霉素G(BPG)治疗早期梅毒,但临床医生对是否需要每周三剂治疗方案(特别是对合并HIV感染者)存在争议。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单剂量BPG与三针治疗方案在治疗早期梅毒方面具有同等疗效。该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
"这些结果将帮助医生简化梅毒治疗方案,减少患者多次注射带来的不便。"研究主要作者、UAB传染病科医学与流行病学教授Edward Hook III博士表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细菌性性传播疾病,其急慢性感染已威胁人类健康数个世纪。2023年美国报告梅毒病例超过20.9万例,创1950年以来最高纪录,包含3882例先天性梅毒病例。未经治疗的梅毒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器官损害、不良妊娠结局及先天畸形,同时增加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尽管BPG作为梅毒主要治疗药物已应用数十年,但药物供应短缺问题持续困扰临床治疗。
"目前BPG药物供应不稳定,迫使医疗机构使用可能效果欠佳的替代疗法。"共同作者、医学副教授Jodie Dionne博士指出,"现在证实单剂量与三剂量疗效相当,这有助于在地方和全国层面扩大药物覆盖范围。"
这项纳入249名早期梅毒患者的多中心研究在美国10个临床中心开展,参与者中97%为男性,62%为黑人,64%合并HIV感染。研究团队强调,数据显示现行单剂量青霉素治疗指南在疗效上与三针疗法具有可比性。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