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025年9月4日(健康日新闻)——根据一项新临床试验,单剂量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效果与许多医生目前采用的三针疗程相同。
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称,苄星青霉素G(BPG)的第二、第三针治疗在早期梅毒治疗中未显示额外疗效。
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肠道和性传播感染部门负责人卡罗琳·迪尔表示:"苄星青霉素G对梅毒高度有效,但三针疗程会加重患者负担,可能导致失访。这些新发现为简化治疗提供了重要证据,尤其在梅毒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当下。"该研究由NIAID资助。
研究背景资料指出,梅毒仍是美国性活跃人群的主要健康威胁。2023年梅毒病例达209,000例,较2019年增长61%。未经治疗的梅毒可能导致脑损伤、器官衰竭、妊娠并发症和先天缺陷,同时增加HIV感染或传播风险。
目前苄星青霉素G是少数对梅毒有效的抗生素之一,美国正在进口该药物以缓解全国性短缺。新研究在全美10个医疗中心招募了249名早期梅毒患者(其中近90%为男性,61%合并HIV感染)。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单针BPG或每周一次的三针疗程。
研究显示,根据血液检测结果,单剂量组76%的患者对治疗有反应,三剂量组为70%。研究人员认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研究者、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荣誉医学和流行病学教授爱德华·胡克三世表示:"虽然BPG已应用50余年,这项研究仍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见解。"
研究人员指出,单剂量治疗可减少抗生素耐药性风险并缓解药物短缺。研究期间BPG短缺导致公共卫生部门不得不优先分配药物。他们强调虽然试验显示单剂量有效性,但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对晚期梅毒或神经梅毒的疗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