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路径整合(PI)是基于自我运动线索追踪位置的能力,依赖于内嗅皮层的网格细胞网络——该区域是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早期易损区域。本研究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任务,测试了主观认知衰退(SCD)个体(AD高风险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路径整合表现,并开发贝叶斯计算模型将误差分解为不同成分。SCD参与者表现出显著更高的路径整合误差,主要归因于记忆泄漏增加,而其他误差源(如速度增益、感觉和报告噪声)在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提示,路径整合缺陷(特别是记忆泄漏)可作为SCD神经退行性变的早期标志,并凸显基于自我运动的导航任务在检测AD前驱期认知变化的潜力。
引言
空间导航涉及记忆存储、多感觉整合和决策等认知过程。路径整合(PI)通过整合自我运动线索持续更新位置和方向,对构建认知地图至关重要。该机制依赖于内嗅皮层(EC)的网格细胞计算,而EC是AD早期出现tau病理和神经变性的首个新皮层区域。动物模型和人类研究均表明,AD相关病理会导致网格细胞动态受损和导航障碍。主观认知衰退(SCD)被视为AD最早阶段,但其路径整合能力是否受损及具体机制仍未知。本研究通过分层贝叶斯模型分解误差成分,揭示SCD早期神经计算退化的微妙变化。
结果
102名参与者(72名对照组,30名SCD组)完成虚拟现实PI任务。SCD组路径整合误差显著高于对照组(估计值=0.257, p<0.001),且误差随行走距离增加而加剧(p<0.001)。计算模型显示,SCD组的记忆泄漏(β)显著更高(估计值=0.055, p=0.009),而其他参数无显著差异。血液生物标志物分析发现,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水平预测了路径整合误差(p=0.004)、速度增益偏差(p=0.002)和报告噪声(p=0.006)。
讨论
本研究首次发现SCD人群存在路径整合障碍,且主要源于记忆泄漏增加。这种障碍独立于运动动态差异,且与NFL水平相关,表明其反映神经退行性变而非单纯老化。贝叶斯模型揭示了SCD与健康老化的路径整合误差成分差异,为区分正常老化与AD早期变化提供依据。未来需纵向研究验证PI作为AD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效力。
材料与方法
参与者在无地标虚拟环境中完成路径整合任务,通过头戴设备追踪浮动物体沿预定义曲线路径移动,并在指定停止点报告起始方向(角整合响应)和返回起点的距离方向(路径整合响应)。使用贝叶斯分层模型将误差分解为记忆泄漏、速度增益、加性偏差、累积噪声和报告噪声。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神经丝轻链蛋白(NFL)、磷酸化Tau181(pTau181)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
结论
路径整合障碍(尤其是记忆泄漏增加)可作为SCD人群AD风险的早期敏感标志。计算模型揭示了导航缺陷的特定机制,为开发针对空间导航的临床评估工具奠定基础。未来研究需验证PI指标对疾病进展监测和干预效果评估的效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