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既往研究已证实脂蛋白(a)[Lp(a)]和体重指数(BMI)与心房颤动(AF)存在关联,但二者对心房颤动的联合影响机制尚未明确。
研究目标: 本研究核心目标是探究体重指数与脂蛋白(a)对心房颤动的共同作用效应。
患者与方法: 研究纳入8886名患者,其中205例确诊为持续性心房颤动。评估BMI与Lp(a)对心房颤动的联合关联性,并实施中介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研究结果: 与Lp(a)水平较高(≥30 mg/dL)且BMI≥24 kg/m²的人群相比,Lp(a)水平较低且BMI较低者的心房颤动患病率最低(比值比0.96[0.95–0.97],P<0.001),该效应在50–69岁人群中最为显著;同时此类人群的中风风险(风险比0.28[0.12–0.68],P=0.004)、心力衰竭风险(风险比0.24[0.08–0.66],P=0.006)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风险比0.35[0.18–0.66],P=0.001)均显著降低。中介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揭示Lp(a)水平与BMI对心房颤动存在共暴露效应,且二者的作用机制独立于心房颤动本身。
结论: 较低的BMI与Lp(a)水平与心房颤动患病率降低显著相关。中介分析表明BMI与Lp(a)互不介导对方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效应,提示二者通过独立通路共同作用于心房颤动发病风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