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大学对1500多名心房颤动患者的研究发现,居住在食物荒漠地区的人群中风、住院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核心发现
- 居住在食物荒漠的心房颤动患者五年内中风风险是其他患者的2倍以上,死亡率则高达4倍
- 食物荒漠指超市稀缺区域,全美1800万居民受此影响导致健康恶化
- 专家建议通过增设农贸集市、改善购物交通、升级食品零售商等措施提升社区心脏健康水平
居住地与杂货店的距离可能比想象中更深刻影响心脏健康。2025年8月末,《JACC:进展》期刊刊登的杜兰大学研究显示,生活在食物荒漠中的心房颤动患者面临显著增加的健康风险。
研究指出,心房颤动(AF)是全球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总数超过5900万。美国预计到2030年将有1200万AF患者。梅奥诊所解释称,AF表现为心律不齐且常伴快速心跳,导致心房与心室不同步收缩。部分患者无症状,但可能出现心悸、呼吸急促或头晕症状,并增加血栓、中风和心力衰竭风险。
研究团队追踪了2010-2019年间新奥尔良1500名AF患者。其中1100人居住在距最近超市超过1英里(符合美国农业部食物荒漠定义)的社区,其余400人居住在便利购物区域。研究显示,食物荒漠居民的缺血性中风风险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五年死亡率增加近4倍,综合评估显示其卒中、死亡和住院的联合风险高出42%。
"这项研究表明,AF患者的生存环境与临床治疗同样重要。获得健康食品这类基本要素可能直接挽救生命。"杜兰大学心脏与血管研究所所长Nassir Marrouche博士强调。该研究还引用2024年《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与营养研究》发现,抗炎饮食可降低慢性炎症(AF强风险指标),低钠高钾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均衡饮食还能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担。
美国癌症协会2023年研究佐证了这一结论,指出美国东南部和西部地区食物荒漠居民整体预期寿命较低,这些区域集中了大量低寿命社区。研究建议通过建立新食品零售商(如农贸市场、流动商店)、升级现有商店的健康食品品质与多样性,以及优化公共交通接驳等措施改善食品可及性。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