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科学证实:红花洋地黄活性成分有助治疗心力衰竭Scientifically proven for the first time: active ingredient from red foxglove helps with heart failur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idw-online.de德国 - 英语2025-09-06 08:16:15 - 阅读时长2分钟 - 636字
汉诺威医学院领导的十年多中心研究首次证实,红花洋地黄活性成分地高辛可显著降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该药物通过肝肠代谢,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且每日仅需0.07毫克剂量即可实现治疗效果,成本仅为其他药物的零头。
红花洋地黄地高辛心力衰竭治疗死亡率住院率肾功能受损循证医学剂量优化治疗指南
首次科学证实:红花洋地黄活性成分有助治疗心力衰竭

汉诺威医学院(MHH)心血管科主任约翰·鲍尔萨赫斯教授团队,联合德国、奥地利、塞尔维亚50余家研究中心,经过十年、超过1200名患者参与的DIGIT-HF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并亮相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的研究证实,地高辛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晚期HFrEF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该研究聚焦于传统洋地黄类药物的现代应用。研究显示,地高辛作为心脏糖苷类药物,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在标准治疗基础上使患者年死亡风险降低18%,心衰住院率下降2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主要经肾脏代谢的地高辛不同,地高辛主要通过肝脏和肠道代谢,这使其成为全球400万肾功能受损心衰患者的突破性治疗方案。

"我们观察到即使已接受β受体阻滞剂、SGLT-2抑制剂等标准化治疗的患者,加用地高辛后仍能获得显著临床获益",研究首席专家鲍尔萨赫斯教授指出。作为历史悠久的心脏药物(应用史超200年),地高辛此次研究首次提供了符合现代循证医学标准的疗效证据。研究团队通过剂量优化,将常规剂量0.1毫克降至每日0.07毫克,既保证疗效又消除了安全顾虑。

这项发现对医疗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地高辛单日治疗费用仅数便士,相较于新型抗心衰药物成本可降低90%以上。研究同时证实该药在控制房颤心室率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当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足时可提供双重保障。基于研究数据,欧洲心脏病学会已着手更新心衰治疗指南,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发布包含地高辛治疗建议的最新方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