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会经历认知能力的变化,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维克森林浸信会健康中心老年病专家乔·克利夫兰博士指出,“我们大多数人年过65后都会出现脑细胞流失,这属于正常现象。有些人可能更早注意到记忆变化,这种衰退在个体间存在差异,但最终所有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认知问题。”
认知衰退可分为三个层级:正常衰老导致的短期记忆波动、表现为明显记忆和语言障碍的轻度认知障碍(MCI),以及严重干扰日常生活的痴呆症(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尽管这些阶段常被描述为连续发展过程,但实际并不必然递进。
统计显示五分之四人群只会经历正常衰老的记忆力波动,约15-20%老年人受MCI困扰,而确诊MCI者中最多半数会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全美已有超过500万患者,但数据表明偶尔忘记钥匙摆放位置并不代表必然患病。
克利夫兰博士强调:“正常衰老表现为暂时性记忆空白,例如走进房间忘记目的,或稍后突然回想起来。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学习新技能或完成日常事务,但仍具备完成能力。”
相较之下,MCI的特征更为显著:
- 更频繁的记忆缺失
- 语言障碍(如词汇调用困难或无意识用词替代)
- 多步骤操作需他人协助(如旅行规划)
当出现四大警示信号(财务管理、用药、饮食和出行能力异常)时,需立即就医评估。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本人往往缺乏自我认知,家属的观察至关重要。诊断虽无法逆转认知衰退,但可排查甲状腺疾病、维生素缺乏等可治疗诱因。
当前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治愈方案,预防研究已成主流方向。专家建议:每周150分钟运动、地中海饮食、社交活跃、持续学习新技能、控制血压胆固醇,并保证优质睡眠。“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守护大脑健康”成为核心预防理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