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系统与脑血管意外15.1: The Cerebrovascular System and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s - Medicine LibreTexts

心脑血管 / 来源:med.libretexts.org美国 - 英语2025-08-27 01:27:36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48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脑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脑血流供应模式以及脑血管意外(中风)的识别与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大脑各区域的功能定位、Willis环的代偿机制、颅神经功能,以及通过FAST和BE-FAST标准进行中风症状识别的临床流程。内容涵盖缺血性与出血性中风的病理生理差异、影像诊断要点及多学科救治方案。
脑血管系统脑血管意外中风大脑解剖Willis环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FAST标准紧急救治多学科康复脑血流脑细胞损伤
脑血管系统与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系统与脑血管意外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您将能够:

  • 描述大脑解剖结构
  • 解释Willis环对脑区供血的作用
  • 讨论脑血管意外的识别与紧急处理

脑血管系统包括大脑及为其提供循环的血管系统。大脑作为人体最活跃的器官,需要充足血供维持功能,约占心脏静息输出量的15-20%(Hickey & Strayer, 2020)。血供中断(即中风)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数分钟内即可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及时救治对恢复灌注、减轻或消除细胞损伤至关重要。

在美国,中风是第五大死因和首要致残原因(美国心脏协会, 2023);在全球范围内则是获得性永久残疾的首要原因(Grefkes & Fink, 2020)。尽管急性期治疗已有显著进展,多数患者仍会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独立性。早期识别与干预可挽救患者功能甚至生命。

大脑解剖学基础

人类大脑虽仅占体重的2%,却是最复杂的器官,负责运动、记忆、感知、行为、语言和平衡等功能。理解脑结构对认识中风影响至关重要。

大脑分区

大脑结构可分为三大区域:

  1. 大脑半球:包含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2. 脑干: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
  3. 小脑:负责协调运动和平衡

大脑半球

  • 额叶:负责高级功能如推理、抽象思维、执行功能、记忆存储、人格控制等
  • 顶叶:处理躯体感觉功能(触觉、压力、震动和本体感觉)
  • 颞叶:参与听觉处理、记忆和语言理解
  • 枕叶:负责视觉感知和记忆

丘脑、下丘脑和垂体位于大脑深部,调控压力反应、体温、激素分泌、昼夜节律、情绪反应等关键功能。

脑干

  • 中脑:整合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信息
  • 脑桥:连接小脑的主要通路
  • 延髓:控制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小脑

被称为"小脑",负责整合感觉反馈产生协调运动,与顶叶共同参与本体感觉和平衡控制。

颅神经

12对颅神经支配头颈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延伸至胸腹腔(副交感神经)。临床可通过颅神经功能评估脑血管病变影响。

编号 名称 主要功能
I 嗅神经 嗅觉
II 视神经 视觉
III 动眼神经 眼球运动、瞳孔收缩
... ... ...

脑保护机制

脑膜系统(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与颅骨共同构成保护屏障。蛛网膜下腔充盈脑脊液,形成缓冲层。

Willis环结构

脑血管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Willis环的形成,通过动脉连接实现血流代偿。当某支血管狭窄或阻塞时,其他路径可维持脑灌注:

  • 前循环: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前部(额、顶、颞叶及部分深部区域)
  • 后循环: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供应脑干、小脑和枕叶

脑血管意外的识别与应对

任何阻断脑血流的事件都会导致脑细胞缺氧损伤。缺血性中风约占80%,出血性占20%。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脑解剖和血管分布知识,才能准确识别不同部位损伤导致的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

不同血管闭塞的典型表现:

  • 大脑中动脉(MCA):对侧偏瘫、失语、同向性偏盲
  • 颈内动脉(ICA):对侧面部/肢体瘫痪、失语、忽视
  • 椎动脉(VA):眩晕、构音障碍、共济失调
  • 基底动脉(BA):四肢瘫痪、闭锁综合征

识别方法

FAST标准

  • 面部:单侧下垂
  • 上肢:对侧无力
  • 语言:含糊或失语
  • 时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BE-FAST扩展

  • 平衡:运动障碍
  • 视觉:突发视力障碍

紧急救治

"时间就是大脑"是治疗核心原则。急诊处理流程包括:

  1. CT扫描:25分钟内启动检查,45分钟内获得结果
  2. 溶栓治疗:静脉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需在发病4.5小时内实施
  3. 血管内治疗:90分钟内完成取栓手术

诊断评估

  • 头部CT:区分缺血性与出血性中风
  • CT血管造影:定位梗死核心与缺血半暗带
  • NIHSS评分:0-42分评估中风严重程度

多学科康复

中风后治疗包括血压管理、营养支持、颅内压监测等综合措施。康复团队包含:

  • 急诊医护人员
  • 神经科医生
  • 影像科
  • 康复治疗师(物理/作业/言语)
  • 心理医师
  • 社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