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旗舰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LoDoCo2试验亚分析显示,每日服用0.5毫克低剂量秋水仙碱可显著减缓老年人血液中与疾病相关的获得性基因突变增长。该研究同期在ESC 2025大会上发布。
克隆性造血(CH)是一种血液干细胞的获得性突变,与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风险上升密切相关,同时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5倍以上。其中DNMT3A、TET2和ASXL1三种驱动基因突变占CH病例的80%。研究表明,10%以上的70岁健康人群携带至少一种此类突变,且突变风险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
在本次LoDoCo2试验亚分析中,研究人员对先前证实秋水仙碱可降低慢性冠心病患者31%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试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特别观察了秋水仙碱对CH突变发展的影响。所有参与者(包括服用秋水仙碱组和安慰剂组)在研究基线、30天、1年及研究终点时共采集四次血液样本,通过血液DNA测序追踪CH突变的变化趋势,并检测三个时间点的炎症生物标志物。
数据显示,秋水仙碱组的整体CH突变细胞年增长率(6.3%)与安慰剂组(14.9%)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针对TET2基因突变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秋水仙碱组TET2克隆年增长率仅为9.1%,而安慰剂组高达29.6%。
麻省总医院心脏病专家、研究通讯作者Michael Honigberg教授指出:"更大的CH克隆已被明确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相关,特别是TET2突变始终与心血管风险上升相关。我们的研究提示CH患者、特别是携带TET2突变者可能通过秋水仙碱获得心血管风险降低的特殊获益。"
同期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另一项研究显示,通过对6,600名中位年龄80岁的女性健康倡议长寿研究数据的分析,证实TET2、ASXL1和JAK2等CH亚型突变仍与晚年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耶鲁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JACC主编Harlan Krumholz教授评论称:"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血液细胞炎症和基因改变如何塑造心血管风险,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