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发现,全美仅有不足半数不孕女性接受治疗,其中仅十分之一成功分娩。该研究的作者指出,生育照护各环节的差距"令人震惊"。
"黑人、西班牙裔和经济社会地位较低的女性面临最大的治疗成功障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博士生特雷莎·博伊尔(Teresa Boyer)及其同事写道,"随着更严格的生育立法出台,这些不平等可能加剧,凸显医疗体系和政策制定者需优先确保生育照护的公平获取。"
研究团队采用"照护级联"(cascade of care)框架分析美国20-44岁女性人口数据,追踪从不孕认知、治疗获取到活产结局的完整过程。通过评估种族、民族、教育程度、保险覆盖和年龄等因素,揭示照护差异。
该框架曾广泛应用于艾滋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研究,用于量化疾病负担和识别医疗服务断点。研究整合了世卫组织1991-2020年终身不孕流行率数据、2013-2020年NHANES(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的444例自报不孕数据,以及NVSS系统记录的355,289例生育治疗后活产病例。
数据显示美国育龄女性平均年龄34岁,总体不孕率为11.9%。虽然基础不孕率无种族差异,但治疗获取和活产率存在显著差距。受过大学教育(42%)或更高学位(49%)的女性寻求医疗帮助的比例显著高于仅高中学历者(22%),且学历越高活产率越高(大学学历20% vs 未完成高中教育1%)。
种族差异更为明显:白人女性占不孕人群58.5%,却占据72.5%的生育治疗活产,其活产率13%;亚裔17%、西班牙裔4%、黑人3%。黑人、西班牙裔和亚裔女性平均延迟2年寻求治疗,可能导致卵巢储备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研究指出,仅21个州要求不孕治疗的第三方保险覆盖,且标准参差不齐。美国30%的辅助生殖周期发生于私募股权相关机构,这种所有权模式对费用和治疗结果的影响尚存不确定性。
芝加哥CCRM生育诊所医疗主任阿曼达·阿德利(Amanda Adeleye)博士认为,该研究不太可能改变生殖内分泌学家的临床决策,但能提升产科医生对系统性障碍的认知。她质疑研究使用的全球不孕基线数据是否适用于各年龄组,指出年轻群体实际不孕率可能低于统计值。
芝加哥另一生殖内分泌学家西加尔·克利普斯坦(Sigal Klipstein)强调系统性改革的重要性:包括扩大保险覆盖、增加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医生数量,以及通过消除社会污名化和普及生育知识来提升少数族裔的治疗参与度。建议将生育咨询纳入常规体检。
研究作者及克利普斯坦声明无利益冲突。阿德利披露其担任Carrot(生育福利公司)等企业的医疗顾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