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狐尾草活性成分助力心力衰竭治疗,临床研究证实疗效Active ingredient from red foxglove helps with heart failure, clinical study confirms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medicalxpress.com德国 - 英语2025-09-04 16:01:26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06字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主导的DIGIT-HF研究证实,红狐尾草提取物地高辛可显著降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该药物通过肝脏代谢,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且成本低廉。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为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了重要新方案。
心力衰竭红狐尾草活性成分地高辛DIGIT-HF研究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治疗肾功能障碍安全性成本低廉
红狐尾草活性成分助力心力衰竭治疗,临床研究证实疗效

红狐尾草活性成分助力心力衰竭治疗:心脏专家乌多·巴文迪克教授(左)和约翰内斯·鲍尔沙赫教授首次科学证实地高辛的延长生命效应。图片授权:Karin Kaiser

地高辛作为强心苷类药物已用于心力衰竭治疗200余年。尽管早有迹象表明该类药物对心衰有益,但直到德国汉诺威医学院(MHH)团队主导的DIGIT-HF研究,才首次科学证实地高辛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具有显著疗效——这类患者因左心室泵血功能减弱导致排血不足。

由汉诺威医学院心脏病学与血管科主任约翰内斯·鲍尔沙赫教授和资深医师乌多·巴文迪克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历时10年对1200余名参与者开展临床研究,系统评估了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项在德国、奥地利和塞尔维亚50多个中心开展的大型研究显示:对于晚期HFrEF患者,地高辛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研究结果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并在欧洲心脏病学会马德里年会上作为重点研究发布。

突破性发现意义重大

目前德国约400万患者受慢性心力衰竭困扰,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运动耐量降低、水肿、活动受限及严重心律失常。这类疾病已成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鲍尔沙赫教授指出:"我们在常规治疗失效的患者中观察到,地高辛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改善效果,这令研究团队都感到惊讶。"

现有标准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及利尿剂。2021年起,原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SGLT-2抑制剂也被证实对各类心力衰竭有效。随着DIGIT-HF研究的突破,地高辛有望成为HFrEF治疗的又一核心方案。

突破肾功能限制优势

此前临床研究多集中于地高辛的同类药物洋地黄毒甙。但洋地黄毒甙几乎完全经肾脏排泄,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受限——这在晚期心衰患者中尤为常见。巴文迪克教授强调:"地高辛的代谢途径完全不同,其主要经肝脏和肠道排泄,因此特别适合已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安全且成本低廉

DIGIT-HF研究还消除了对地高辛安全性风险的担忧。研究证实正确剂量下,该药物不仅安全有效,还可控制房颤患者心率——当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足时尤为适用。此外,地高辛单日治疗成本仅数分钱,相较于其他心力衰竭药物具有显著价格优势。目前推荐剂量已从传统的每日0.1毫克调整为0.07毫克或更低,研究证实该剂量在无安全风险前提下有效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