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现
- 黑人美国人确诊心力衰竭的年龄平均比白人美国人早14年
- 教育水平差异和医疗保险覆盖不足共同导致健康差距,需通过社会变革缩小鸿沟
- 针对黑人社区的预防措施或可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
2025年9月2日(健康日新闻)——最新研究显示,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医疗保险获取差异,黑人美国人患心力衰竭的年龄平均比白人美国人早14年。数据显示,黑人患者通常在60岁左右发病,而白人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73.6岁。
这项由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开展的研究,追踪分析了全美数百家医院超过42,000名患者的健康记录。研究首席作者、该校心脏病学研究教授黄晓宁指出,不同种族间的心力衰竭发病差异"极为显著",特别是对黑人群体的影响尤为突出。
研究结果于9月1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退化的疾病,常在心脏病发作后发生,表现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根据研究背景资料,目前美国已有超600万人确诊这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研究人员重点分析了2016-2019年间美国713家医院接诊患者的诊断时间,发现种族差异显著。黄晓宁指出,社会与医疗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差距:"我们的研究显示,保险状况、地区教育资源和经济机会等社会风险因素起了关键作用。这些因素常常在人们出现心脏问题前,就已限制了其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机会,并长期影响健康状况。"
他强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根本性改变:"提高认知是推动政策改革的第一步,要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教育机会、经济保障、健康食品、价格合理且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并免受歧视。这样人们居住的社区和种族背景才不会决定他们何时会面临严重心脏问题。"
同时,研究人员建议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对特定社区的预防工作:"这意味着要更早开展预防措施,提前筛查风险因素。我们还需要社工帮助患者获取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而不仅是医疗资源。"
专家建议
美国心脏协会提供的心力衰竭预防指南显示,结构性社会因素对心血管健康有深远影响。研究建议:
- 改革医疗保障体系以提升少数族裔的预防性医疗服务
- 加强社区健康筛查项目
-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应对社会健康决定因素
- 提高公众对种族健康差异的认知
西北大学新闻稿指出,这项研究为改善种族健康差异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研究人员呼吁采取系统性措施,从根源上解决医疗不平等问题。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