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发现
- 美国黑人确诊心力衰竭年龄比白人平均早14年
- 社会与医疗因素共同导致差异,需系统性社会改革缩小差距
- 针对黑人社区的预防措施或能降低发病率
芝加哥西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9月2日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由于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险获取差异,美国黑人首次确诊心力衰竭年龄比白人平均早14年——黑人患者平均确诊年龄60岁,白人则为73.6岁。
该研究追踪全美713家医院2016-2019年间42,000余名患者的健康记录,揭示了"尤为显著的种族差异"。研究通讯作者、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心脏病学研究副教授黄晓宁指出,社会风险因素(包括保险状态、区域教育与经济机会)严重限制优质医疗可及性,这些因素在心脏问题出现前就已长期影响健康。
研究团队建议采取双重措施:社会层面需推进教育经济机会公平、扩大可负担优质医疗覆盖;医疗系统则应加强高危社区早期预防,建议更早开始心血管筛查,并通过社工联动解决患者社会需求。心力衰竭作为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当前全美确诊人数已超600万。
研究同期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预防建议详见美国心脏协会网站。研究经费来自西北大学。
对公众的意义
黑人群体通常比白人群体早14年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该研究强调医疗体系需针对高危社区实施预防干预,通过早筛查早干预延缓疾病进程。该研究由美国西北大学主导,数据来源于全美713家医院2016-2019年病例,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权威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