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风后可能出现的许多严重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这需要在中风后进行密切和系统的监测。
现代急性中风治疗意味着严重中风患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大的机会在没有重大后遗症的情况下存活。然而,有效减轻损伤的中风治疗必须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开始。因此,中风后通常需要持续监测。
将急性中风患者收治到中风单元是一种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有效治疗方法,在挪威,多达95%的急性中风患者在中风单元接受治疗。
一项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中风患者通过持续监测发现了并发症
与重复观察相比,持续测量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并增加检测心律失常和感染的机会。一项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中风患者通过持续监测发现了并发症。
观察还是监测?
迄今为止,挪威中风单元的监测主要由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进行标准化定期记录,以及在中风后最初的2-5天内对生理参数进行间歇性测量组成。恢复脑循环的有效(但时间敏感)治疗需要对与脑功能和循环、一般循环和呼吸相关的体征进行持续监测。因此,讨论中风监测常规的内容是必要且及时的。
一个规模良好的中风单元应该能够容纳所有到达医院的中风患者。一些急性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将需要对意识、精神和神经功能、循环和呼吸,以及体温、血糖、电解质和液体平衡进行持续观察。除了了解急性脑损伤的医生和护士外,中风单元应为这些患者提供专门的床位空间。
一些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测和治疗,那里有更先进和专业的专业知识,例如如果要进行颅内压测量,对脑血管干预后的监测,接受神经外科治疗的患者,或需要一般重症监护的患者。
谁需要持续监测?
所需的监测水平应在入院时根据与中风严重程度和潜在干预相关的标准进行评估。超过四分之一的中风患者接受溶栓和/或取栓的再灌注治疗。这些疗法有效,但需要在手术后进行持续和标准化的监测。这些疗法的一个并发症是脑内出血。2020年,约6%的中风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出现脑内出血和功能恶化。这些出血大多发生在溶栓后12小时内。
收治到中风单元但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脑功能的突然变化,功能丧失,并有溶栓治疗的指征。不稳定患者也特别需要维持最佳血压、循环和呼吸。最近关于良好血压控制在预防并发症中的重要性的知识增加了对更密切监测血压的关注。脑血循环可以通过重复超声扫描进行监测,这使得可以观察例如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再灌注,或者再血管化的血管是否重新闭塞。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在急性期很常见,可能在约10%的患者中出现。心率快速的心房颤动可能对脑循环产生不利影响。某些脑区(例如左岛叶区域)的梗死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这些梗死的患者应连续监测心律数天。
吞咽困难见于42-67%的患者,并有误吸风险。肺炎是中风后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意识受损或呼吸和吞咽肌肉麻痹也会增加由于唾液和咽部黏液积聚而导致急性呼吸困难的风险。这些患者通常需要持续监测呼吸并频繁清除唾液和黏液,以避免严重的呼吸问题。
某些患者群体可能具有不稳定的神经功能,无论是否接受再灌注治疗。这些患者包括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以及脑微血管循环关键但无法进行干预的患者。梗死周围有水肿且有颅内压升高风险的患者,或神经功能缺损可能影响意识、吞咽功能和呼吸的患者,也可能需要持续监测。对于大中度脑梗死,水肿是中风后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一些患者中,伴有水肿的梗死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需要进行颅骨切除术或脑脊液引流的外科治疗。对于大范围小脑梗死(>小脑半球的1/3),存在突发性阻塞性脑积水和脑干受压的风险。颅骨切除术,包括半颅切除术和枕下颅骨切除术,可提高生存率并减少功能丧失。梗死后最佳功能取决于在发现治疗指征后及时进行颅骨切除术。
在少数脑内出血病例中,急性神经外科治疗可能是适当的,例如外部引流或血肿清除。绝大多数脑内出血患者不需要手术,但其他急性治疗和监测至关重要。亚最佳生理参数也与急性脑内出血后功能较差和死亡率增加相关。
出血的大小受中风后最初几小时的血压影响。因此,监测血压并启动静脉抗高血压治疗的快速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是绝对必要的。这应在持续监测下进行。2021年的一项丹麦研究表明,约一半的脑内出血患者在出血发作时正在使用抗血栓治疗。对这些患者中的许多人来说,快速逆转抗凝效果是适当的。脑内出血也可能突然出现并发症,神经外科治疗可能对结果起决定性作用。
中风单元中需要密切监测的其他患者是反复出现严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他们可能突然需要由于颈动脉夹层和神经症状恶化的中风而进行再灌注治疗。
中风患者的脑部监测
急性中风患者的脑部监测应不仅仅涉及配备额外监测设备的床位。2020年挪威中风组织对挪威中风单元监测床位空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各医院在为中风患者提供监测方面存在广泛差异,无论是在能力还是可以提供的监测方面。48家医院中只有13家拥有能够对中风患者进行密切和持续监测的急性中风单元。
中风单元中的脑部监测可能应该发展成为一个整合在中风单元内的中间单元,能够管理约20-25%的入院患者
中风单元中的脑部监测可能应该发展成为一个整合在中风单元内的中间单元,能够管理约20-25%的入院患者。在大多数地方,这种单元可能无法依赖具有正式重症监护专业知识的医生和护士。因此,中风医生和中风护士必须通过使用能力计划、适当程序、借调和培训共同开发该单元。
挪威的一些急性中风单元多年来一直有专门的监测病房,对中风急性期的患者进行持续监测。作者认为,这些单元的经验表明,在挪威所有治疗中风患者的大中型医院中,将这些监测病房建立为整合在中风单元内的中间单元应该是可行的。在患者较少的最小医院中,将监测添加到重症监护单元而不是为中风监测设置单独的中间单元可能更为合适。
总结
很少有疾病比急性中风更依赖快速和适当的治疗。许多急性中风患者在急性期不稳定。对大部分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可能会增加他们获得更好结果的机会。挪威各医院在急性中风患者接受近连续监测的程度上可能存在广泛差异。挪威中风患者的监测应得到改善,并应制定中风后脑部监测的标准。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