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物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内出血风险相关Blood Thinners Tied to Risk of Eye Hemorrhage in Wet Macular Degeneration

健康研究 / 来源:www.msn.com韩国 - 英语2025-09-13 05:49:10 - 阅读时长2分钟 - 759字
韩国首尔大学研究证实,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会显著增加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玻璃体切除术需求性眼内出血风险。联合用药风险最高(调整比值比2.28),药物依从性越高风险越大。研究建议心血管治疗需与眼科管理协同决策,既保证系统性安全又降低出血风险,尤其针对接受双重抗栓治疗或依从性高的患者。
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内出血玻璃体切除术出血并发症视力损伤协同决策治疗方案AMD患者
抗凝药物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内出血风险相关

韩国研究显示,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出现需要玻璃体切除术的眼内出血风险。首尔国立大学盆塘医院Se Joon Woo医学博士及其团队在《JAMA网络开放》发表的研究中,通过回顾性纵向队列研究发现,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暴露与风险升高相关(调整风险比1.15,95%CI 1.02-1.29,P=0.03)。

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中,需要玻璃体切除术的眼内出血与抗凝剂使用显著相关(调整比值比1.88,95%CI 1.45-2.44)。联合使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时风险最高(调整比值比2.28,95%CI 1.65-3.15),药物依从性越高风险越大(调整比值比1.69,95%CI 1.45-1.97)。

研究指出湿性AMD患者中6.7%-8%会出现出血并发症,多灶性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亚型患者风险达12.4%-19.9%。加州凯撒医疗集团Bobeck Sam Modjtahedi医生强调:"黄斑区大出血会导致严重视力损伤,虽然尝试用抗VEGF治疗移位出血,但预后通常较差。"

研究人员解释,抗栓药物降低凝血阈值,而AMD新生血管膜本身脆弱。尽管调整了心血管共病因素,药物风险仍持续存在。但观察性研究无法证明因果关系。作者强调"不建议常规停用心血管保护药物",建议采取协同决策优化治疗方案。

该研究基于韩国医保数据库,纳入2014-2023年间94,449名平均年龄71.8岁的AMD患者。研究局限包括缺乏抗VEGF药物细节和凝血酶原时间变化数据。资助来源为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和ARPA-H项目。

研究团队声明与多家药企存在合作关系,包括Alteogen、诺华等;Modjtahedi医生声明与基因泰克存在合作关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