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种族差异凸显社会医疗问题
最新研究显示,由于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险覆盖度的差异,黑人美国人罹患心力衰竭的平均年龄比白人早14年。
2025年9月2日(健康日新闻)——根据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团队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研究,黑人患者通常在60岁左右确诊心力衰竭,而白人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73.6岁。
该研究分析了2016-2019年间全美713家医院超过42,000名患者的健康记录,发现不同种族间的心力衰竭发病年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首席作者、西北大学费因伯格医学院心脏病学研究副教授黄晓宁指出:"这种差距在黑人群体中尤为突出。"
心力衰竭指心脏泵血功能退化,可能由心脏病发作引发。目前全美确诊患者超600万人,该病症具有致命风险。
黄晓宁解释称,社会经济因素与医疗条件共同导致了这种差异:"保险状态、社区教育和经济机会等社会风险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因素长期制约着人们获得优质医疗服务,并在心脏问题出现前就已影响健康。"
研究团队建议通过三方面应对这一问题:
- 社会层面推动政策改革,确保教育医疗公平
- 医疗机构提前开展社区预防筛查
- 配备社会工作者对接患者的社会资源需求
"既不能让邮政编码也不能让种族背景决定你何时面对心脏危机。"黄晓宁强调,"我们需要改变制度性障碍,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健康食品、可负担的优质医疗和免受歧视的生活环境。"
预防建议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预防心力衰竭。研究团队特别呼吁医疗系统应针对高危社区开展定向预防工作。
消息来源:西北大学2025年9月1日新闻稿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