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ies - Wikipedia

心脑血管 / 来源:en.wikipedia.org美国 - 英语2025-08-13 08:10:4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04字
本文详细介绍了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与功能,包括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及其在心脏供血中的作用。讨论了冠状动脉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解释了冠状动脉变异(如左心优势型)对健康的影响,并对冠状动脉名称的词源进行了说明。全文涵盖冠状动脉的微观结构、临床诊断价值及相关病理机制。
冠状动脉健康心肌供血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反射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是冠脉循环中的动脉血管,负责向心肌输送含氧血液。心脏需要持续的氧气供应才能正常运作,与其他人体组织或器官类似。

冠状动脉环绕整个心脏,主要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根据供血区域不同,还可分为心外膜动脉(位于心外膜上方,即心脏最外层组织)和微血管动脉(靠近心内膜,即心脏最内层组织)。

冠状动脉功能减弱会导致心肌供氧和营养减少。这不仅影响心肌本身,还可能降低心脏泵血能力。因此,冠状动脉的任何疾病都可能严重影响健康,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结构

冠状动脉主要包括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二者均分出多个分支:

  • 冠状动脉血流
  • 主动脉
  • 左冠状动脉
  • 左前降支
  • 左回旋支
  • 后降支
  • 中间支或动脉圆锥支
  • 右冠状动脉
  • 右边缘支
  • 后降支

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窦,向心脏左侧供血,主要分支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左前降支供应室间隔和左心室前壁,左回旋支供应左心室游离壁。约33%人群中,左冠状动脉会发出后降支供应左心室后壁和下壁。有时在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分叉处会形成第三分支(中间支或动脉圆锥支)。

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窦,沿右冠状沟走行至心脏十字部。主要分支为右边缘支,在67%人群中会发出后降支。右边缘支供应右心室,后降支供应左心室后壁和下壁。

此外,约45%人群中存在动脉圆锥动脉,当左前降支阻塞时可作为侧支循环供血。

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动脉硬化和小动脉硬化。胆固醇等物质形成的斑块逐渐堆积在动脉壁内,导致冠状动脉疾病(CAD)或缺血性心脏病。

随着疾病进展,斑块堆积可能部分阻断心肌供血。供血不足(缺血)会导致心脏无法正常工作,尤其在应激状态下。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运动时胸痛,休息后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则表现为静息时发作的更严重胸痛,提示动脉狭窄加重。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血凝块)完全阻断心脏某区域供血,导致组织坏死。

CAD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慢性供氧不足会逐渐削弱心肌导致心衰,供血不足干扰心脏电冲动则引发心律异常。

冠状动脉可在化学刺激等因素下发生收缩反应,称为冠状反射。罕见病症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表现为冠状动脉壁撕裂导致剧烈疼痛,与斑块无关,多见于年轻人群(包括产后女性或剧烈运动的男性)。

约7-8%人群中左右冠状动脉共同供应后降支,形成共优势型。左心优势者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右心优势或共优势者。

名称词源

"corona"源自拉丁语"冠",源于古希腊语κορώνη(korōnē,意为花环),因冠状动脉环绕心脏形态而得名。中古英语和拉丁语中"arterie"原指气管,后用于动脉,因尸体解剖时冠状动脉不含血液而得名。

参见

  • 冠状循环
  • 左冠状动脉
  • 右冠状动脉
  • 心脏
  • 心脏病学
  • 冠状动脉疾病
  • 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冠状静脉窦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