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室性心动过速中,心脏下腔室(心室)发出的异常电信号会导致心跳加速。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称为心律失常的异常心跳类型,起源于心脏下腔室(心室)。此病症也可能被称为V-tach或VT。
健康心脏在静息状态下通常每分钟跳动约60至100次。在室性心动过速中,心跳更快,通常每分钟超过100次。有时快速心跳会导致心室无法充分充血,心脏可能无法向全身泵送足够血液,从而引发呼吸困难或头晕,某些人甚至可能失去意识。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可能短暂(仅持续几秒)且无害。但持续超过数秒的发作(称为持续性V-tach)可能危及生命。有时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所有心脏活动停止,此并发症称为心源性猝死。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心脏电击、心脏装置以及手术或消融 procedure。
什么是室性心动过速?
梅奥诊所心脏病专家Suraj Kapa医生讨论了关于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误解:
"如果您在网上搜索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看到‘这与猝死相关’或‘您可能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等信息,但我会帮助您厘清此病症的实质及治疗方式。"
心室心律失常可能发生在结构正常或异常的心脏中:
有些患者除了心室电系统异常外并无其他心脏病,可能导致偶发漏跳或连续快速心跳(室性心动过速)。若心脏结构正常,此类心律失常虽罕见但可能致命。
心脏结构异常的患者风险更高:
既往心脏病发作、遗传性疾病、结节病或心肌炎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心室电异常,形成易引发心律失常的"基质"。此类患者发生致命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增加。
系统性评估与治疗至关重要:
- 评估原因:检查是否由药物、电解质紊乱或非处方草药等外源性因素触发
- 判断严重性:区分威胁生命与良性心律失常
- 治疗策略:
- 改善生活质量:针对非致命性心律失常,缓解心悸、头晕或疲劳等症状
- 预防猝死:通过植入式除颤器(ICD)等装置保护高危患者
主要治疗手段:
- 植入式除颤器:适用于高风险患者,通过体内持续监测并在危险时恢复心跳
- 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效率达50-60%,需严密监测副作用
- 导管消融:通过微创手术靶向修复异常电信号通路
症状
当心跳过快时,器官可能因缺氧出现以下症状:
- 胸痛(心绞痛)
- 头晕
- 心悸(心跳强烈)
- 头晕
- 呼吸困难
按持续时间分类:
- 非持续性V-tach:30秒内自行终止,可能无症状
- 持续性V-tach:超过30秒,可能导致晕厥、意识丧失、心源性猝死
就诊时机
即使有轻微症状也应立即就医。出现以下情况请拨打急救电话:
- 胸痛超过数分钟
- 呼吸困难
- 晕厥
病因
由心室电信号异常引发,常见诱因包括:
- 既往心脏病发作
- 心肌疤痕(结构性心脏病)
- 冠状动脉疾病导致供血不足
- 先天性心脏病(如长QT综合征)
- 电解质失衡(钾、钠、钙、镁)
- 药物副作用
- 毒品使用(可卡因、甲基苯丙胺)
不明原因病例被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如何跳动?
正常心律由窦房结发出电信号,经房室结传导至心室引发收缩。健康心脏的电信号传导顺畅,静息心率60-100次/分钟。在室性心动过速中,心室电活动异常导致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风险因素
以下情况会增加患病风险:
- 心脏疾病
- 药物副作用
- 严重电解质失衡
- 滥用兴奋剂
- 家族心律失常史
并发症
取决于心跳速度、持续时间及基础心脏状况,可能包括:
- 心室颤动(V-fib):最严重并发症,导致心脏骤停
- 频繁晕厥
- 心力衰竭
- 心源性猝死
预防
基础心脏健康是预防关键:
- 均衡饮食:低盐低脂,多食蔬果全谷
- 规律运动:每日30分钟适度锻炼
- 健康体重:BMI达标
- 控制血压血脂:遵医嘱服药
- 减压:运动、冥想、支持小组
- 限酒:女性每日1杯/男性2杯
- 戒烟
- 优质睡眠:每日7-9小时规律作息
额外预防措施:
- 限制咖啡因
- 避免毒品
- 检查药物成分(如止咳药中的兴奋剂)
- 定期体检
与室性心动过速共处?
可通过梅奥诊所患者社区的心律问题支持小组获取互助资源。
相关内容
- 心导管消融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
- 心脏MRI动画
- 心电图(ECG)
- 霍尔特监测仪
- 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关联程序
- 导管消融
- 心脏康复
- 心律转复
- 冠状动脉造影
- 心脏超声
-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
- 负荷试验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