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来源的咪唑丙酸可预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脏代谢风险Gut microbiota-derived imidazole propionate predicts cardiometabolic risk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Oxford Academic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academic.oup.com瑞士 - 英语2025-09-04 16:31:39 - 阅读时长2分钟 - 762字
本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咪唑丙酸(ImP)可独立预测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其预测价值超越传统风险因素及已知肠道衍生标志物TMAO,为个性化二级预防策略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肠道菌群咪唑丙酸冠状动脉疾病心脏代谢风险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冠脉综合征复合事件死亡率治疗靶点二级预防风险分层
肠道菌群来源的咪唑丙酸可预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脏代谢风险

背景与目的

肠道菌群是心脏代谢疾病的调节因子。血液中的咪唑丙酸(ImP)是一种由菌群产生的促动脉粥样硬化氨基酸代谢物,可调节髓系细胞炎症反应、内皮功能及葡萄糖代谢。本研究旨在评估ImP对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预后价值。

方法

研究人员在多个前瞻性队列中检测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瑞士n=4937,德国n=1497)及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德国n=701)患者的ImP水平。主要终点为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事件(MACE)。通过Cox模型评估ImP预测价值,调整传统风险因素及肠道衍生标志物氧化三甲胺(TMAO)。

结果

ImP水平升高与更严重的CAD及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等心脏代谢特征相关。在调整传统风险因素后,高水平ImP可独立预测MACE:

  • 瑞士ACS队列:风险比(HR)每log2增加1.22(95%CI 1.10-1.35,P<0.001)
  • 德国ACS队列:HR 2.34(95%CI 1.46-3.76,P<0.001)
  • 德国CCS队列:HR 1.32(95%CI 1.13-1.53,P<0.001)

对死亡率的预测同样显著:

  • 瑞士ACS队列:HR 1.34(95%CI 1.17-1.54,P<0.001)
  • 德国CCS队列:HR 1.50(95%CI 1.14-1.98,P=0.004)

ImP的预测价值超越TMAO:

  • 瑞士ACS队列:HR 1.30(95%CI 1.05-1.61,P=0.014)
  • 德国CCS队列:HR 1.31(95%CI 1.11-1.53,P=0.001)

结论

肠道菌群来源的ImP可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预测CAD患者的MACE风险,具备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或可优化个性化二级预防的风险分层。

【全文结束】